数读厦门,这座城市发生沧桑巨变
1980年,党中央决定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唤醒了这片热土澎湃的创业激情与蓬勃的生机活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福建省委大力推动下,一茬茬特区建设者牢牢把握时代机遇与历史方位,推动厦门实现了沧桑巨变。
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居世界第14位,156条航线通往全球149个港口,海运、空运、陆运通达五洲,已成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图为2020年5月17日繁忙的厦门港。厦门市委供图 王协云/摄
经济发展“高素质”
40年来,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4倍,工业增加值增长787倍,财政总收入增长948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倍以上。2019年,厦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厦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4倍和3倍。全市共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20家,众创空间359家,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在厦门不断奔流涌动。
厦门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8家,占全省40%,境内外上市企业86家,3家市属国有企业入选世界500强。目前,厦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1%。
城市形象“高颜值”
从20世纪90年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群众性实践,到持续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厦门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厦门跨岛发展战略提出18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4倍多,人口城镇化率从52%提高到89%,岛外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新城建设加快成型成势。
2016年,“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灾难面前厦门人民仅3天时间就完全恢复城市交通,10天完成65万株倒伏树木的清理、植活。金砖厦门会晤计划招募志愿者2000人,却有3万多名市民踊跃报名。
城市治理“现代化”
厦门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国家发改委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厦门百分之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全民医保、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首创“三师共管”分级诊疗等创新做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连续8个季度全国考评第一。
40年来,厦门累计利用台资112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1/3;经厦门口岸往返两岸的旅客占两岸直接往来总量约1/4;超过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城市能级“国际化”
厦门进出口总额占福建省半壁江山,在“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名列前茅。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18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4万家,在厦门投资的世界500强外资企业达63家。
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跃升至全球第14位,110条外贸航线通达55个国家和地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国际航线36条,旅客国际中转量排名全国第五。中欧(厦门)班列通达亚欧12个国家,累计开行866列。
厦门累计缔结21个国际友好城市和12个友好交流城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连续13年获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被誉为“最美马拉松赛道”,形成了官任、前埔等一批国际社区。
- 厦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 每月最高310元(2020-12-24 11:21:22)
- 中国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暨大赛发布会在厦举行(2020-12-24 10:57:12)
- 福建厦门:灭火救援演练 保障节日安全(2020-12-24 09:01:21)
- 物流电商巨头“抢滩”厦门 深耕现代物流产业板块(2020-12-23 08:48:03)
- 使用期最长不超4年 厦门出台临时用地审批管理办法(2020-12-23 08:37:41)
- 恭喜!福建三地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2020-12-19 16:34:58)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