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2020-12-09 11:57:31  来源:壹福清
  

  天宝陂位于福清母亲河——龙江的中段,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遗产。天宝陂名字源自其修建年代——唐天宝年间,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使福清大面积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为福清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福清自古以来就干旱缺水。天宝年间,福清地方官员带领老百姓,开始兴建天宝陂。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工匠们用竹笼拦水,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砌高陂横江截流,历载建成。宋祥符年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天宝陂;宋元符年间,知县庄柔正搬在天宝陂旁大树下审案,败诉者,罚其搬石修陂。明万历年间,周大勋周文遴父子分别奉知县欧阳劲、王命卿之命,先后重修天宝陂。民国34年(1945),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协会,重修天宝陂。

  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元符二年,钟提举因巡历,乃委知县庄柔正修之,移旧地之上,陂旁有大榕,日听讼其下以董役,汁铁以锢其基,广十丈,溉田如昔时。”天宝陂采用铁汁固基的处理方式,这在当时较为罕见。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天宝陂陂首(堰坝工程)主要包含拦河坝、泄洪闸、进水口三大建筑物。陂首坝底系鱼鳞卵石砌成,坝身以条石砌筑而成,呈台阶式结构,坝高3.5米,坝体长216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的旧坝。引水口设置在大坝右岸,下接19.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干渠引水流量达每秒1.5立方米。灌溉渠道主要为天然土渠、天然石渠、硬化渠等。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福清之源——天宝陂的前世今生

  天宝陂申遗小组成员何高光表示,时至今日,天宝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其坝轴线呈东西走向布置,灌区涵盖福清龙江街道、海口镇等地的14个行政村以及福清东阁华侨农场、福清三华农业园等,总灌溉面积达1.9万亩。

【责任编辑:陈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