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做活“水文章”解决海岛生态问题
通过水质提升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尾水再生回用等举措,解决海岛生态问题——
湄洲岛做活“水文章”
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也是我国首个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全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有约4.6万常住人口。湄洲岛淡水资源全靠降水补给,水资源匮乏。据统计,岛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32毫米,仅占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的61.5%;人均水资源量144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4.8%。
“湄洲岛资源性缺水突出,且季节性明显,雨季漫、旱季干。”湄洲岛农林水局局长林明希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湄洲岛的水资源一直处于短缺与低水平利用的状况,水资源污染、浪费等现象时有出现。
在湄洲岛农村,岛民们一直有养殖家禽家畜的习惯。2017年5月,湄洲岛启动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岛上农户搭建的鸡栏鸭舍超过2000处。由于饲养条件简陋,畜禽排泄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至附近的沟渠中,成为湄洲岛水生态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生活污水是另一个主要污染源。由于早年缺乏系统的污水处理设施,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河流、土壤、周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林明希表示,湄洲岛水环境治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基础薄弱,必须花大力气、下狠功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位于湄洲岛中部的湖石淉是一个天然淡水湖。湖石淉周边分布着西亭、寨下等4个村庄,人口约1.8万人。由于居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湖中,加上湖水自净能力差,湖泊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未治理前,这里的湖水又黑又臭。”寨下村村民陈进兴说。
2017年起,湄洲岛实施湖石淉及周边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以湖石淉为核心,综合整治周边水系,建设占地超过千亩的大型生态湿地公园。为了提升湖石淉水质,2019年,湄洲岛选取纪念林水系作为水质提升综合整治试点。通过“截、清、净、引、活”管理措施,种植四季常绿矮化苦草等方法,改善水体透明度和底部断面稳定性。同时,采用底部清淤回填种植土,侧壁底部用混凝土对驳岸进行勾缝修复。“纪念林河道治理后水质达Ⅳ类水要求,水体清澈。”公园负责人吴三明说。
今年,湄洲岛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范围。根据方案,试点项目将在两年内综合治理河道22条、长13.85公里,湖塘23处、面积约95亩,总投资3.32亿元,通过河湖清障、生态护坡、水源涵养、污染源控制等措施,恢复河湖功能。
源头截污,纳管是关键。目前,湄洲岛已建成污水主次干管约160公里,完成全岛污水管网全覆盖。此外,湄洲岛已全部取缔石材加工场和畜禽养殖,并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河道清淤和水质监测。
设计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是莆田建成的首个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厂,采取“前处理+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实现对生活污水的自然净化,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今年,湄洲岛实施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污水采用“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达到类Ⅳ类水标准。同时,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日。
在湄洲岛污水处理厂旁,一个面积约5400平方米、容积约63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尾水蓄水池于今年建成投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蓄水池边上种植了可净化水体的风车草等观赏植物,两侧还开垦出一片花果种植区,直接利用尾水进行灌溉。作为湄洲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回用工程的一部分,目前该蓄水池已成为全岛绿化灌溉、道路清扫的主要取水点。
此外,湄洲岛还规划建设3条10多公里长的中水回用管道,将污水处理厂尾水蓄水池中的水源利用抽水泵房加压外送,满足现代农业灌溉用水、生态补水的需要,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湄洲岛旅建集团总经理助理陈忠说,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进行资源化利用,达到节水利用、河内自净的功能,推动全岛农村水系综合、系统治理。(记者 陈盛钟 陈荣富 通讯员 林国富)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在福建湄洲岛举行(2020-11-02 08:19:02)
- 67家港澳台宫庙将赴湄洲岛秋祭妈祖(2020-10-23 09:14:18)
- 军人可免费游玩湄洲岛(2020-08-03 10:34:48)
- “妈祖故里”湄洲岛夜生活重燃激情(2020-07-20 10:42:23)
- 福建首个海岛造林绿化提升规划通过评审(2020-06-14 16:15:45)
- 湄洲岛景区恢复接待国内低风险地区游客(2020-04-27 09:43:0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