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 点亮“失落”的福州花灯
郑祥霖正在制作龙灯中的“龙头”(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8月6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中国,灯是一种浪漫而温情的物件。它既是一份守候,也是一份祝福。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福州南后街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在许多老一辈的幼时记忆中,元宵夜是灯的海洋,是孩子的狂欢之夜。
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祥霖出生花灯世家,八岁起便跟随父亲开始学习制作花灯。他是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的七八月份,本是花灯的开工季。这个时候,花灯艺人们纷纷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花灯制作的竹子。但近年来的花灯开工季郑祥霖却略显清闲。除了每年一两盏的龙灯以外,基本不再有其他的订单。
“灯王”的绝活与自信
不久前,郑师傅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订单,定做两盏鲤鱼花灯的雏形。订单的主人是来自广东的一位姑娘。这位姑娘从事文创行业,她打听到福州有位花灯大师,可以把花灯制作得非常精巧,惟妙惟肖,于是不远千里,慕名赶来。姑娘简单说了制作意图后,郑祥霖很快搭出一个简单的骨架。姑娘一看,大呼精巧。这骨架看似简单,但它的造型却非常灵动,鲤鱼摆尾,活灵活现。
2007年社区里举办第一届花灯比赛,郑祥霖凭借着一个“三花走马灯”一举夺得灯王的称号。这盏“三花走马灯”高1米2,底座是莲花造型,中间是走马灯,上端是梅花造型,灯的外形用玻璃丝罩住,整盏灯显得既精巧又气派。
在郑祥霖的家中,还悬挂着各种各样手工花灯的骨架。(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摄)
花灯制作包括图纸设计、塑形、扎骨架、糊布、绘图、上色、油漆等七个主要步骤,每一个过程都十分复杂,最难的就是制作过程,没有能够参照的图纸,全凭手艺人的记忆和技艺。
“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特别难的灯。”郑师傅的花灯有别于他人,比如他的莲花灯可以做到刮风下雨也“花瓣不倒”。虽然年逾古稀,但郑师傅对自己的手艺仍十分自信。在郑师傅的眼中,只要对方能设计出来样子,自己就一定能照着做出来。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对福州花灯的热爱和双手对岁月的感知。就算做了60多年的花灯,郑师傅仍不断在改进。比如在龙灯方面,以前的龙脊背比较平,他改良后让脊背有了幅度,龙变得更生动,就像要冲出去一样。2008年,他将福州另一非遗项目软木画制作工艺用于花灯的创新,做出来的花灯较传统而言,更立体了。
记忆中的南后街灯潮
往年7月份,郑师傅一家就要开始为制作花灯忙碌起来了,因为要开始准备竹子等材料。经过一个冬天竹子上的虫子冻死了,也避过春天雨季的潮湿,这时候的竹子韧性够,也壮实,在家晾上近一年的时间,待到元宵节前,不干不湿正好。过了中秋节,就要着手做灯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到正月,花灯就成为孩子们的玩具。谁的花灯更好看,谁的花灯更精巧,都是孩子们互相比拼的东西。为了做出精巧的花灯,手艺人也会穷尽一切心思,设计、制作出更加好看、好玩的灯。
活灵活现的龙头(受访者供图)
在郑师傅的记忆中,鼎盛时期整条南后街的商铺摆满了花灯,大约有几万盏花灯在售卖。“以前,我们制作量最大的就是小孩提在手上的普通民俗花灯,比如莲花灯、状元骑马灯等等。光是我们一家,这样的灯一年就要做一万多盏。”与昔日的辉煌比起来,如今的手工花灯似乎沉寂了。南后街改造后,郑师傅把店铺移至自己的家中。告别了从前的门庭若市。这便是郑祥霖清闲下来的缘由。
- 逾期未备案 福州4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被罚(2020-08-06 09:00:05)
- 福州早知道(8月6日)(2020-08-06 08:57:20)
- 福州57路公交改道 市民出行请注意(2020-08-06 08:48:19)
- 连江争当“海上福州”建设排头兵:挺进深蓝 经略海洋(2020-08-06 07:35:14)
- 福州白龙社区:社区市集,邻里有爱(2020-08-05 22:21:50)
- 全面升级!福州夜景“2.0”来了!(2020-08-05 21:44:0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