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黄颂跻身今年“十大福州工匠”:600多次保电任务零差错

2020-05-02 08:45:08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林铭
  

黄颂跻身今年“十大福州工匠”:600多次保电任务零差错

  黄颂(右一)到居民家里检查电器线路。

  福州晚报记者 林铭 通讯员 王山林 陈蒸 文/摄

  “五一”假期,国网福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班长黄颂一如往常,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背着鼓鼓囊囊的工具包。

  25年来,他完成的600多次保电任务均是“零差错”,10多次解决技术难题,跻身今年“十大福州工匠”。

  除夕坚守岗位23次

  从今年除夕起,黄颂几乎一天也没歇过。这是他第23次除夕坚守岗位。省疾控中心、晋安医院、肺科医院……一个个抗疫战场,都留下他细心巡查线路的身影。

  年初,黄颂刚做了手术,还未完全康复。“住院的时候,我看到了医护人员有多么辛苦。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供电服务。”黄颂说。

  2015年“苏迪罗”台风期间,鼓楼有33座地下配电房被淹,抢修复电异常艰难。站房内伸手不见五指,满是腐臭味,黄颂带领队员打着应急灯,在齐胸的积水中排除故障。最终,他负责的区域最快恢复供电。

  因为长时间泡在污水里,他脱下袜子时,脚上的皮连带着“扯”了下来。

  “要做就要做好”

  黄颂工作的区域在鼓楼区,福州市区的重要客户八成集中在这里,全年75%的时间属于特殊保供电时段。

  “我一直和同事说,做事情,要做就要做好。对我们来说,一件小事没做好,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这是黄颂坚持了25年的“工匠精神”,也是600多次保电任务“零差错”的根本所在。

  “没电用,多糟心啊!抢修能快一点是一点。”黄颂的班组实行“3分钟解决制”,遇到客户表下开关跳闸、损坏等接触不良的问题,班员要在3分钟内处理,或者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他还推行“火警式候班”“套餐式备料”等举措,大大缩短抢修人员到岗时间。“先复电、后抢修”等模式也受到群众欢迎。

  电力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半夜抢修是家常便饭。每次排除故障后,黄颂都有一个习惯,把涉及的每一户走一遍,确认供电情况。“很多老旧小区的开关已经老化,送电时,冲击波可能损坏这些开关。”黄颂说,他要检查一遍才安心。

  困难老人的“亲儿子”

  在鼓楼区军门社区,老人们用电一有问题,立即就会想到黄颂。

  “老人们都记得这些小伙子。用电有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赶过来。”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对黄颂班组赞不绝口。

  自2008年与军门社区结缘以来,黄颂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抽空拜访老人,帮忙检查线路,逢年过节不忘给老人送去慰问品。80多岁的危依姆是空巢老人,黄颂时常上门照顾老人的生活。老人感动地说:“他就像我亲儿子一样,随叫随到,好得没话说。”

  横锦巷黄阿姨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小区水泵房旁边3盏路灯出了故障,居民晚上出门不方便。居民们请来社区电工检修,电工看到密密麻麻的电线,一直摇头。她赶紧拨打黄颂爱心服务卡上的电话。当晚,路灯就亮起来了。

  2011年12月,以黄颂名字命名的“黄颂共产党员服务队”与军门社区结成共建对子,义务为社区百姓服务。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