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一轮古厝保护提升行动重点项目
永盛梁氏宗祠的修缮故事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将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虽然推迟举行,但我市推进相关工作的脚步没有停歇,新一轮古厝保护提升行动项目周末不停工。25日,记者来到位于三江口的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探访正在修缮中的省级文保单位永盛梁氏宗祠。
历史: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
记者看到,于本月初启动修缮的永盛梁氏宗祠东、西、南、北立面均已搭好脚手架,施工人员坚守在现场。宗祠前由省政府于2009年立的一块“福建省级文保单位”石碑格外醒目。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负责人林建军告诉记者:“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内有48座保存较完好的古厝,永盛梁氏宗祠是梁厝现存唯一的祠堂。”
永盛梁氏宗祠始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初为“梅涧书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祠堂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谯楼、祭厅等组成。
福州民俗专家梁振榕介绍,梁厝系理学家朱熹为挚友梁汝嘉定居所择之地,并亲题“贻燕堂”相赠,后成永盛梁氏宗祠堂号。历史上宗祠曾多次扩修、重修,上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由族人集资重修。
修缮:保持总体布局和主体构架
记者在现场看到,宗祠建筑整体保存完整。不过,周边相邻部分加建了砖房和卫生间,西侧立面被破坏,且因年久失修,屋面排水沟堵塞,导致檐口积水,墙体潮湿;东侧则局部墙面抹灰空鼓、脱落,部分墙体出现坍塌;南侧山墙面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修缮可谓刻不容缓。
负责项目保护修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掌握充分依据及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修缮中将整治影响宗祠历史风貌的后期改建,尽可能还原主体建筑和院落等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外观式样。同时拆除违建、加建的墙体和房屋,修复内外墙面,采取全揭顶的方式修补屋面和残损构件。他表示:“我们将最大程度地延续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并展示好这一重要活态文化遗产。”
保护:应保尽保
在宗祠正门的东西两侧墙上,记者看到一对“白象”,再细看,两头大象是由一只只白色陶制的酒盏组成的。“这太有想象力了!”面对记者的赞叹,生于梁厝、长于梁厝的梁振榕道出其中的来由:“上世纪80年代重修时,大象表面已破损,这是我们梁氏族人每家每户贡献一只白酒盏,镶嵌而成的,表达了族人对先祖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在此次修缮中,这对大象将原貌保护。
记者发现宗祠内有不少石柱楹联,雕刻得十分精美,每副楹联均饰有花纹,下部还雕刻有人物浮雕,多为“二十四孝”内容。在此次修缮中,为了保护石柱楹联,在施工前,石柱已用木条围起予以保护。
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用专用材料将祭厅两侧灰板壁上的4幅画像保护起来。这是梁氏族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梁桂元上世纪80年代在宗祠重修时题画的,代表“忠、孝、廉、义”。
记者还了解到,号称永盛梁氏宗祠“宝物”的朱熹亲笔题写的“贻燕堂”题匾,以及道光皇帝御笔亲题的三面“福”字方匾等,在此次修缮中也暂先取下,逐一编号,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保存,待施工完成后,再根据编号重新挂上。
梁振榕介绍了三“福”匾的相关故事。清朝年间,曾官至光禄寺卿的梁章钜,在任广西巡抚期间,力主禁烟,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道光皇帝龙颜大悦,道光十七年正月初五亲笔题写了五个“福”字,褒奖梁章钜,寓意“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虽然距今已百年,但瑬金“福”字依然完好无损。当年道光皇帝亲笔题写了五个“福”字,为什么在永盛梁氏宗祠只有三个“福”字匾?对记者的疑问,梁振榕进行了解答:“另外两个‘福’字匾悬挂在长乐梁氏支祠内。”
- 福州启用相关保护管理系统 建筑档案信息一目了然(2020-04-25 08:33:10)
- 图话福州古厝 | 群贤毕至巷姓黄(2020-04-16 19:55:51)
- 福州:让古厝“活”起来(2020-04-13 09:03:30)
- 福州古厝集团正式揭牌成立(2020-04-10 14:21:54)
- 千年乌塔:八闽现存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塔(2020-04-08 09:05:51)
- 乌山时评 | “绣”出宜居新天地(2020-03-24 08:35:3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