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稳接力棒 乐享台湾味——台商二代翁英敏的坚守与开拓
翁英敏(右三)到生产线了解产品原料情况。记者 邹家骅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见习记者 林奕婷
13日一早,福州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英敏就钻进了工厂。眼看公司产能逐渐摆脱疫情影响,他再度把注意力放在了家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上。
今年是翁财记品牌“登陆”的第30年,台商二代翁英敏与弟弟翁英治早已扛起了“把台湾美食带给千家万户”的使命,不断在坚守中谋求新发展。
接力:来到福州的新起点
位于马尾的福州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大楼里有一片商品展区,各类炒货、坚果、卤味食品琳琅满目,沉淀着近70年的品牌历史。
“翁财记是我爷爷翁明财于1951年在台湾创立的,1991年进入福州,成为最早的炒货食品企业,专业生产台湾风味的炒货休闲食品。”翁英敏回忆,8年前,是一通“子承父业”的电话将他召唤到了福州。
对于刚从美国读完金融硕士归来的翁英敏来说,进入福州翁财记食品有限公司意味着从零开始。“我在工厂管理、食品生产方面是外行,刚开始两年心里很不踏实。”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跟着父亲到甘肃、新疆、内蒙等地,看原料、学门道。
“食品经营最重要的是品质把控,原料选择是第一关。”翁英敏举例,瓜子是翁财记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要做到颗颗饱满锃亮,首先要对原料的外观、大小、含水率等进行筛选。“其中含水量影响产出率,一般要借助仪器测量。但有经验的人只要抓起一把瓜子,就可以判断了。”翁英敏笑道,他现在可以做到了。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翁英敏在摸索过程中也看到了大陆的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不同于父亲常年在闽台两地间奔波,他和弟弟翁英治都决定留在福州,让这个家族企业的根基越扎越深。
开拓:打造基地的新舞台
父辈们靠敢为人先的拼劲,让台企顺利“登陆”,翁英敏这一代则在继往开来中,让企业有序发展。
“早年没有足够的空间和产能,有时候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翁英敏说,2016年之前,旧厂房一度阻碍了公司的发展,随着产业基地迁址,公司发展也打开了新局面。
从取得用地到规划设计,从施工建设到整体搬迁,新厂打造的每个环节,翁英敏都亲力亲为。“你们看,每个车间的观察窗都很大。我们在设计时,就想着要方便客户参观,也利于管理,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翁英敏一路向记者介绍。
工厂面积由原先的12亩扩大到34亩后,翁英敏有了足够空间进行“软硬兼施”的改革工作,带着工厂从粗放管理状态走上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硬件上,翁英敏引进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往一天十几名工人只能包装两三万个‘铁蛋’,如今只要三四个工人就能完成8万个”。软件上,翁英敏通过数字管理系统,让调料配比、卤制时间、出货等流程有了统一标准。
有标准化才有规模化。更宽敞的空间、更智能的设备、更标准的系统,让福州翁财记的产能上限提高了3倍。
转型:闽台融合的新路子
今春大“疫”,没有让翁财记第三代传人停下脚步。“在原有基础上转型升级,将祖父和父亲的心血发扬光大,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翁英敏说。
在线下销售几乎搁浅的特殊时期,翁财记加速拓展渠道。“虽然早在10年前就已经‘触网’,但我们主要还是依赖超市卖场售货。”翁英敏表示,在疫情期间化危为机,他们建立起更多电商渠道,让年轻消费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能“一品翁财记,乐享台湾味”。
与此同时,餐饮渠道的开拓也被提上日程。翁财记计划与餐饮连锁企业合作,从源头上把控食材品质,向各家门店配发半成品,打造连锁餐饮的工厂化中央厨房。
翁财记在产品研发上也搭上了“快车”。“食品行业竞争者多,产品生命周期短。要从中脱颖而出,除了维持品质以外,还要加速开发新品。” 翁英敏说。在稳固瓜子生产线之外,近年来,翁财记在坚果、卤味等台湾风味产品上“多线齐发”。
眼下,兄弟俩又有新想法。“我们希望在闽台融合上多做尝试。”翁英敏说,马尾、连江水产丰富,结合台湾风味和美食工艺,预计今年就能研发出新的系列产品。在立足台湾特色基础上,他们还将从福建等地挖掘更多新品,将地域美食传递到省外,推动翁财记走向国际。
- 福州:“海事全球眼” 助力水上精准纠违(2020-04-14 07:37:29)
- 福州:共筑安全防线 全民勠力同心(2020-04-14 07:33:18)
- 福州市多措并举培养文明健康用餐新习惯(2020-04-14 07:20:57)
- 福州353路公交17日开通(2020-04-14 07:13:44)
- 福州一批新建项目将使用区块链技术(2020-04-14 07:02:08)
- 郑云春:坚守初心聚共识 服务大局展作为(2020-04-13 22:29:5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