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清明节:变的是祭扫方式 不变的是文化根脉
工作人员统一收集到墓园祭扫家属的祭品,集中到指定地点代为焚烧祭扫。 高瑞峰 摄
中新网太原4月2日电 题:2020年的清明节:变的是祭扫方式不变的是文化根脉
作者 高瑞峰
梨花风起,又至清明。与过往“万语千言付纸钱”祭扫不同,2020年的清明节,因新冠肺炎疫情余波未尽,中国多地对“现场祭扫”按下“暂停键”,民众以代祭扫、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等方式缅怀亲人、寄托思念。
拭去碑上的尘埃,献一束鲜花,诵读一段亲人书写的追思文……工作人员全程摄录影像,这是山西太原市永安墓园工作人员代客祭扫流程。“会按家属要求,将祭扫过程的视频、照片传送,或连线视频直播。”该园负责人张红飞介绍,目前,已有200余户家属选择“代祭”服务。
祭扫方式虽异,但敦亲睦族、孝悌家风这一浸润于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赓续未变。 高瑞峰 摄
“也有来园祭扫的民众。”张红飞表示,对不了解暂停“现场祭扫”政策的来园家属,该园统一收集祭品,由工作人员集中到指定地点代为焚烧祭扫。“除此之外,园区将于清明节当天组织一次小型公祭,并向园内每位逝者敬献一束鲜花。”
清明祭扫习俗历经上千年沉淀,凝聚着孝道亲情,承载着家族共同记忆。太原市民常峰说,受疫情影响,他和家人选择在家祭祀亡父。“摆放贡品、上香、跪拜……诵读一段与妹妹合写的追思文,像唠家常一样说说家里人的生活状况,一个头磕在地上,心里就踏实了。”
暂停“现场祭扫”后,各地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代祭”服务,多地政府鼓励民众利用APP、小程序创建“追思小屋”,进行“云献花”“云留言”祭扫,倡导非现场绿色祭扫方式。
祭扫背后,是一份浓浓的思亲情怀。工作人员李玉兰对代为诵读的追思文记忆尤深,她说,无需华丽的词藻,像追思母亲“把半斤牛奶兑水分给三姐弟每人一碗”、追思父亲“年三十坐在您自行车后座上摇花瓶耳环”这些平实文字,跃然纸上的思念之情,令人泪目。
缅怀亲人,在乎的是真情实感,无关“豪华”祭品与祭扫方式。从“万语千言付纸钱”到“‘云’端追思代祭扫”,祭扫方式虽异,但敦亲睦族、孝悌家风这一浸润于世代相传的文化根脉赓续未变。
张红飞对“代祭”并不陌生,“20年前就做过同样的事,替异地无法返回的家属代购祭品祭扫。”他说,当下工作节奏快、人口流动性大,随着民众认知的提升,代祭、网络远程祭祀等祭扫方式会越来越普及。(完)
- 2020年福州市清明节“移风易俗、文明祭祀” 倡议书(2020-04-02 11:09:56)
- “80后”姑娘在厦代客祭扫40场(2020-04-02 09:21:07)
- 民政部:湖北等9省份暂停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2020-04-01 16:10:26)
- 福建民政推出清明云上祭扫 遥寄哀思(2020-04-01 10:54:37)
- 福州市殡葬协会倡导文明祭扫 确保清明祭扫有序进行(2020-04-01 08:07:50)
- 闽侯推出云祭扫服务(2020-03-31 07:24:2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