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全球疫情告急,习近平五封慰问电背后的“情与义”

2020-03-16 10:3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分别向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韩国总统文在寅、伊朗总统鲁哈尼、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致慰问电。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最高领导人每封慰问电尽管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情与义”,在全球疫情告急关头,向世界至少传递出三重信号。

  其一,患难与共的袍泽之情。

  在致电文在寅时,习近平指出,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此前纷纷向中方抗击疫情表达关心慰问并提供大量帮助,文在寅总统特别强调中国的困难就是韩国的困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韩方目前遭受的疫情和困难感同身受。中方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韩方抗击疫情。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刘卿看来,中国人讲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自己最困难时期,韩国无论是物质支持、精神上的抚慰,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近邻的袍泽之情”。对方现在所处的抗疫阶段,中国都曾经历过,自然能够感受到对方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关键时刻连续发出五封慰问电,既传递出对朋友的关切,亦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对身受疫情影响的国家表达出愿意雪中送炭的态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告诉中新社记者。

  观察家们注意到,习近平在慰问电中,除了表达对这些国家和地区遭受疫情的深刻关切和慰问,亦传递出人们携手必将战胜疫情的信心。

  比如,致电鲁哈尼时,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伊方加强抗疫合作,并继续向伊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伊朗政府和人民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刘卿认为,“信心”,始终是这段时间习近平向世界传递的一个关键信息。无论是他在领导中国抗疫,亦或通过通话、致慰问电等方式向世界讲述战疫关键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直是他所强调的战胜疫情的重要密码和经验。

  其二,做国际合作务实的“行动派”。

  阮宗泽认为,在习近平的慰问电中,几次提及“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或帮助”。当前中国全面抗疫尚未结束,抗疫物资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在此情势下,中国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出手相助,让这份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梳理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在克服自身困难情况下,分别向巴基斯坦、日本、韩国、伊朗、非盟等国家和组织紧急捐赠医用物资。中国政府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以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

  “国与国之间同舟共济,在物资上的互通有无,以及所展现的情感上的患难与共,正是危急时刻展开国际合作最朴素的一步。”刘卿说,事实上,这原本就是中国一以贯之的态度,中国也一直是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积极行动派。

  意大利前驻华大使白达宁认为,在这样苦难深重的时刻,中国对意大利的关心是切实的,值得高度赞赏。“中国已经派遣专家前往意大利,他们同意大利同行一道,为抗击病毒提供宝贵的专业知识,这也印证了意中两国之间的强烈共情和深厚友谊。”

  其三,传递“肩并肩”抗疫地团结力量。

  习近平在致米歇尔和冯德莱恩的慰问电中强调,“不久前欧盟及成员国以多种形式对中国疫情防控表达慰问和支持。团结就是力量。当前形势下,中方坚定支持欧方抗击疫情的努力,愿积极提供帮助,协助欧方早日战胜疫情。”

  在致电马塔雷拉时,习近平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认为,在疫情在全球不断扩散的背景下,没有哪一国、哪一人可独善其身。习近平向疫情严重地区致慰问电多次强调“团结”二字,可视为“守护人类共同命运”的真切呼吁,“此刻,所有国家应该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共同护佑各国人民的康宁”。

  然而一段时间来,西方个别政客不断抛出不负责的言论,甚至向中国“甩锅”、“推责”,诋毁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努力。

  在阮宗泽看来,面对一些冷言冷语、落井下石的做法,习近平领导中国通过务实行动,凝结团结共识,实则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这是对偏见者最好的回应。“疫情面前,中国同绝大多数国家站在一起,站在正确的历史一边,本身已传递出团结的力量”。(完)

【责任编辑:詹婷婷】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