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2019-09-07 17:18:1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泽当9月6日电(记者 张瑞玲 杨月 王增强)“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活这么久。”红白相间的二层藏式小楼、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西藏乃东县昌珠镇克松社区以“高颜值”远近闻名。每天早晨起来,听着音乐喝一壶酥油茶,吃上一点糌粑,再到村口的健身场锻炼,是这位曾经的生产队队长扎西如今自在的晚年生活。

  克松村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克松社区居委会叫克松庄园,曾是旧西藏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扎西正在整理家务。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玲 摄

  60年过去了,如今的克松村一派金黄的青稞收获景象,农民开着拖拉机、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间、街道。扎西坐在一张藤椅上,眼底满是沧桑却炯炯有神,静静地诉说着他的故事。

  8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挨打

  “差巴的儿子永远是差巴(给农奴主支差种地的人),没有选择的余地,生活里只有黑暗和绝望。”扎西说。

  1959年以前,在西藏约330万亩土地中,官家、寺庙和上层僧侣、贵族这三大领主占有比例高达99.7%,十四世达赖家族在西藏占有27座庄园、30个牧场,拥有农(牧)奴6000多人。农奴就是“会说话的牲畜”,扎西就曾经是一位农奴。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农奴卖身契。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扎西出生于1936年,从小就是差巴,在他的记忆里,每天都是吃不饱的饭、干不完的活和猝不及防的毒打。冬天,他只能光着脚做活,因为没有靴子,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和层层叠叠的油渍。“我和妈妈居住在小小的窝棚,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工作,晚上很晚才能回来,没日没夜地做活。我不敢生病,因为生病就会被农奴主用皮鞭抽打。”

  他说:“8岁那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挨打。”

  23岁:希望幸福可以长久

  1959年3月,克松村率先实行民主改革,农奴们烧毁了与奴隶主签的人身契约,克松村的59户农奴302人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牛羊和房子。那年,扎西23岁。

  “当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时,我觉得一切都很不真实。之前一直给别人做工,现在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很没有安全感,担心房子和土地会被收走。”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扎西说当时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疼!原来这一切是真的。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扎西讲述他的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6月的一个下午,克松庄园召开农奴大会,选举农协筹委会委员。当时曾有这样的描述:全庄园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从大庄宅四周的小土屋,从宅子底层的马棚、外院的牛舍,陆陆续续走来了,在草地上坐了一片。谁只要看一眼这群人,就会多少懂得什么是农奴制度。这老小一百多人,没有一个人穿一件完整的衣服,全是破烂的像麻袋一样的粗毛衫裙,那上面不是补丁,就是发亮的油污。妇女和孩子们几乎没有人穿靴、鞋,全赤着脚。

  一位农奴在第一次过民主生活的日记里这样记录,“今天是我们祖祖辈辈们第一次自由地做人,头一遭由我们自己挑选人,挑选出来不是压迫我们、不是打我们骂我们,而是带领着我们翻身的人。”

  谁来领导呢?不识字的人行吗?女人行吗?“都行!只要好心,办事公正,大家信得过就行。我们要翻身,要自由,过好日子,就选这样的人。我们都刚从昏睡中醒过来,需要共产党和我们挑选的人用手牵着我们走路……”

  1963年,27岁的扎西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

  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扎西工作很努力,带领大家种田、劳动,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乡亲们把分到的田地耕种好,一起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经过全村老百姓多年的努力,2018年,克松社区经济总收入3427.47万元,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好日子,真的来了!

  83岁:希望孙子能尽快参加工作,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83岁的扎西虽已步履蹒跚,但他还是坚持学习去听党课。“虽然我年龄大了,记不住什么东西,但是我就是想去听一听,只要到那我就高兴。”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扎西在整理孙子们的荣誉证书。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玲 摄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活这么久。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我每天都过得心惊胆颤,被奴隶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儿时很多伙伴20岁出头就被折磨致死,当时村里的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

  2018年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了1548个,卫生人员总数24018人,人均预期寿命已由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至70.6岁。

  前两年村里修路,需要占用扎西家的两间房,扎西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他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家里7口人住12间房,够住了。我有了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孙子能够尽快参加工作,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翻身农奴扎西老人的三个愿望

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时间不能倒退,也无法回流。扎西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的受益者。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会更懂珍惜如今的自由生活。

  一甲子弹指瞬间,雪域高原焕新颜。6月14日,“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西藏拉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说:“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团结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希望西藏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美丽幸福西藏,繁荣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

  一位老人身上,折射着时代发展的巨大变迁,一个人愿望的变化,正是所有高原儿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温暖心声和时代宣言!新时代,西藏各族儿女将继续奋发前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马春林】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