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关于近视最全知识:婴儿都是远视眼 日照不足易近视

2019-05-19 10:18:35  来源:光明日报
  

  90%青少年近视的隐忧

  当前,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而大学生已高达90%。

  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课业负担繁重……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生率正在不断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4亿近视人口,其中近半数在中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20年,中国近视人群将突破7亿人,高度近视人群将达4000万~5150万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青少年近视问题如此严重?我们能遏制这种情况蔓延吗?

  1.近视是种现代文明病,全球发生率都在上升

  事实上,近视是种现代文明病。“不仅在中国,全球的近视发生率都在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指出,过去人们常认为,戴眼镜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可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近视人群日益增多,特别是很多儿童及青少年,早早地加入到“近视大军”中。

  的确,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读书看报写字,还要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特别是长时间使用手机。过去人们总爱说“玩手机”,随着移动终端兴起,人们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手机的功能不断拓展,几乎涵盖了娱乐、学习、医疗、订餐、叫车、购物等方方面面,因而,不夸张地说,手机是多数现代人生活中的“刚需”。“人们对手机依赖的加剧,加之不注意保护视力、过度用眼等,都是导致近视发生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付晶强调,这种状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严峻。

  近视不仅给生活造成不便,还会降低国民素质,成为公共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无论是征兵还是招飞行员、消防员等,对视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近视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在征兵中因视力不达标被淘汰者大有人在。据悉,由于近视率太高,中国民航招飞只得降格要求。新版民航招飞体检规范中,不仅放宽了对视力的要求,部分做过近视手术的人也被允许报考。种种问题,均已经显示出中国作为“近视大国”的现实隐忧。

  2.婴儿出生自带远视储备,但现在很多孩子早早就消耗掉了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发展出了对抗近视的远视储备。婴儿在出生时,其实都是远视眼。这种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

  付晶解释说,刚刚出生的婴儿通常都是远视眼,在未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体会成长,眼球也会成长,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趋于正常,这个过程称之为人眼的正视化。但现在很多孩子过早出现了近视,也就是将“远视储备”过早地消耗掉了。

  付晶说,过去接诊的儿童患者中,弱视斜视较多,近视较少,且农村儿童的近视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儿童。但现在,前来就诊的儿童多是近视问题,特别是暑期门诊时,七成以上都是家长带孩子来看近视的。不仅如此,过去近视高发多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的,但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已经近视了。

  “一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一检查居然度数很高。”对此,付晶非常痛心。

  3.过早近视的孩子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大大增加

  除了人数多,近视低龄化、重度化也亟须引起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70%,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而美国的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很多人会认为,近视并没什么大不了,配副眼镜、做个手术就解决了。付晶说:“过早发生近视,未来出现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高度近视又会增加致盲风险。”

  据了解,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眼轴会被过度拉长,导致各种眼病高发。调查发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这些眼病均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明。而这些问题,通过戴眼镜或者手术都不能得到解决。

  付晶强调,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这是因为眼轴一旦被拉长就无法再恢复。目前所有的方法,如配镜、激光手术等,都只能矫正视力而非治愈,任何治愈近视的说法都是不可信的。有些家长给孩子验配的角膜塑形镜,除了能起到暂时矫正视力的作用,还能延缓部分近视的进展,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可见,预防近视绝非小事。

【责任编辑:陈颖】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