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2020-10-29 10:48:5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我的老伴当兵6年,从来没有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也没有回家探亲过,没有任何关于他在部队的消息,当时我们家里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

  “我爸爸虽然立过战功,但他从来不提起自己上过战场,部队回来后也不要政府安排工作,一辈子都是普通农民。”

  ......

  这是武平县十方镇鲜水村的抗美援朝老兵林传熊的家人在向武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老兵当年的经历,谈到动情处都感慨万千。如今这位老兵已经92岁高龄,因为三年前患有脑梗疾病,现在只能够坐在轮椅上,除了偶尔从喉咙头艰难地挤出个别单词,已经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了。

  10月25日,武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老兵林传熊的家中时,他早早在家等候,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精神抖擞,林忠新局长赶紧上前握手问候,并为他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和佩戴“向抗美援朝英雄致敬”绶带,向他传达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慰问!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武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林老颁发纪念章。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非常低调的英雄——武平县十方镇鲜水村抗美援朝老兵林传熊。

  林传熊,男,汉族,1928年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12月入伍,1955年2月退役,先后两次赴朝参战,荣立战时三等功一次,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他都有哪些战绩: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图片中显示:1952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一百团一营一连战士林传熊立三等功一次,主要功绩:在29日反击中,爆破敌轻机枪工事各一、毁轻重机枪各一、缴获卡宾自动步等枪各二支、火焰喷射器一部、歼敌十余名、又单人俘敌5名,各缴获轻机枪一挺、步行机一部、卡宾自动步各2支,文件、电话机各一部。

  这些,只是林传熊在一次战斗中的战绩。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见,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有多么英勇!我们也可以想象他在抗美援朝战斗中,面对战友的牺牲、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早已把生与死都置之度外!心中唯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战胜敌人、维护和平、保家卫国!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林传熊在部队时的照片。

  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林传熊在部队时是机枪手,先后两次入朝参战,在朝鲜呆了两年。笔者问他一共消灭了多少敌人时,他只是一直摇头,不愿意回答具体数字......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在部队所获荣誉和各类纪念章。

  据他的爱人钟葱莠回忆,他当兵6年,没有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也没有探亲过,没有任何他的消息,当时以为他牺牲了,直到他退伍回来,原来他是到了朝鲜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回来后,也不愿意分享他战斗的故事,一提及当兵,就说“当兵不容易,一定要尊重军人”,也没有再多的语言了。

两次赴朝参战!武平这位92岁的英雄,深藏赫赫战功!

  由于身体不适,林传熊无法用语言沟通,只能用笔书写。

  笔者向其儿子林跃勋想了解林老更多当兵故事时,他说:“我父亲曾说过,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上战场时,约有一个团的兵力,到战斗结束,只剩一个班的兵力了,那场战斗非常惨烈,非常可怕,白天修工事,晚上战斗,与电视电影上的完全不一样。不愿意让我们这一代知道他当兵的历史,只教会子孙做人做事要“勤勤恳恳不能欺欺骗骗”,要尊重退役军人,要鼓励孩子多读书。”林老以“勤勤恳恳不能欺欺骗骗”10字作为家训,教育子子孙孙成长、成人、成才。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有温度的幸福龙岩,我们要倍感珍惜,要更加努力工作,保持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苏雪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