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2020-08-21 11:22:23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在唐诗宋词里,斗笠,往往担当着意境表达的角色,诗情又画意,最适宜以水墨丹青勾勒写意;而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它是农家必备的遮阳遮雨用具,外形看似简单,却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编制,只剩下大大的“写实”。

  漳州天宝镇,紧临九龙江。江边成片的竹子便自然成为编斗笠的好原料。因此,这一带有许多村庄专业做斗笠,鼎盛时期,家家户户都在做。这里所产的斗笠俗称“天宝大笠”,适合农民雨天耕作时使用。因为笠胎与笠面中间有空隙,比其他款式的斗笠通风,并且重量较轻,一直受到顾客的喜爱,百年来在周边一带享有盛名。“天宝笠”的制作分为“编笠胎”与“盖笠面”两道主要工序,并因此形成了编笠胎与盖笠面两类专业村。

  位于天宝镇的茶铺畲族村,是闽南有名的斗笠村,传统竹编技术已有300多年历史。走进村子,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祠堂里、树荫下,都能见着村民编斗笠的忙碌身影。

  砍竹、剖篾、编织、成型……一道程序也不能马虎。把竹子锯成适当的小段是编笠胎的第一步。剖开后再根据笠胎的等级劈成细竹篾。特别是剖竹篾,是个技术活儿,篾条要剖得粗细均匀,不能厚薄不一。高档的笠胎所用的竹篾薄如纸细如发,堪称精美的工艺品;稍次点的,绿豆也筛不过。

  编笠胎时先把竹篾编成六角形孔眼的笠顶,然后套在用木头或水泥做成的笠模上编制。一条接一条的细篾,在一双双生满老茧的手指间旋转飞舞,盘绕交错,一圈圈向外扩展,不多时,就编出一个笠圈。成型后再另用一条较粗的竹篾做笠沿,最后把篾片与笠沿结编收边。

  笠胎完成,“初级”斗笠还需辗转下一站。在山美村,一群包装能手等着给它们升级改造。

  竹叶是包装笠胎的最佳选择。洒上水后的笠叶柔和松软,卷成螺旋状后就可以用来盖笠面了。白色尼龙绳在笠叶和笠胎间来回穿梭,随着笠叶一片片归拢折叠,最后在笠尖处缝制稳固,一个斗笠便做好。

  天宝斗笠早年间十分畅销,许多专做笠面的人都来茶铺村收购笠胎再加工为成品斗笠,所以笠胎供不应求。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笠业开始走下坡路。如今,编制斗笠的大多是老年人,年龄大部分超过60岁,小的也有50来岁。

  东南亚一带至今还流行斗笠。茶铺村的村民瞅准市场,前几年主动对接商家,拿到了出口的订单。于是,许多茶铺村人业余时间又开始编斗笠了,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订单30万顶。只是由于习俗不同,订单要求的都是小斗笠,直径比天宝大笠少了一半。但毕竟,传统的斗笠离开了诗,还可以走向远方。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在芗城区天宝镇茶铺村,一群匠人在祖厝里编笠胎。游斐渊 摄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指尖造诣 游斐渊 摄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分工协作 梁健 摄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劳作之美 朱东亮 摄

编织生活之美 ——芗城区天宝镇斗笠制作掠影

  一丝不苟 朱东亮 摄


【责任编辑:苏雪容】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