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武汉重症病区后,福建医疗队亮出“十八般兵器”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坚持重症轻症并重、千方百计救治患者”!
福建省立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抵达武汉后,按照整建制工作的要求,加强整合,陆续亮出“十八般兵器”,以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
没时间培训
分小组一班一班上
医疗队按照安排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病区。
这个原先收治肿瘤患者的病区几乎没有应对此次疫情所需的设备,于是,队员们千里迢迢从福建带来了呼吸机、高流量通气、ECMO等100多箱的物资设备,连夜分配、陆续安装投入使用。第二天,国家卫健委马上下达了下午四点开科接收病人的任务。
来不及休整,也没有机会熟悉病房,队员们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前期准备。开科后仅3个小时,便完成了64个患者的收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一方面要好队员自身防护,一方面要迅速完成收治,并安抚好这些患者的情绪。”医疗队领队、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陈锋说。
陈锋副院长亲临一线指导救治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进行培训,怎么办?
陈锋安排队员分组轮流工作,剩余队员一边熟悉一边学习,
积极进行院感防护、最新版诊疗方案、标本采集、呼吸机使用、药物治疗、影像学特征等各方面培训,并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轮番严格再训方能进入病房。做到人人接受考核,人人防护过关。
开展咽拭子采集培训,队员现场演示
连通远程指导中心
举全省之力协助治疗
收治的患者中,重症患者占了一大半,还有一些是危重症。如何才能让这支刚组建的队伍尽快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呢?
在陈锋的安排下,医疗队马上建立战时重症医学科。由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于荣国主任担任科主任,护理部陈晓欢主任任护士长,同时根据队员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充分整合,分成7个医疗护理组。
成立战时指挥所
医疗队还成立了由陈锋教授为组长的医疗专家组,成员包括于荣国主任医师、重症医学一科林世荣副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姚秀娟副主任医师、陈晓欢主任,负责医疗救治指导,以及早晚两次的查房,一旦发现问题,专家组成员马上会诊讨论。
陈晓欢主任与病人交流
不过,通过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接触,大家发现这种疾病变化太快,太诡异,前一天状态挺好的患者可能第二天就会出现多脏器衰竭。
要想高质量地完成救治,陈锋决定借助“大后方”的力量。他第一时间安排连通了福建省新冠肺炎防治远程指导中心平台,让福建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临床专家组以及省立医院专家一同参与指导,举全省最强的专家之力支援武汉。
利用这个平台,医疗队还建立了工作联络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保持和福建大后方的密切联系。
有了这个坚强的后盾作保障,前线队员们心中也更有底气。
医护人员有序开展工作
完善交流机制
人人分享经验感受
真正开始直面患者,队员们才发现理论和实践存在不少差距。为更好地探讨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医疗队安排了每晚一次的交流会。大家在交流会上分享心得体会,就疑难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方案进行讨论,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这两天,队员们就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针对危重患者的气管插管方式。”陈锋举例说。
气管插管是救治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操作。在这过程中,患者一个咳嗽就可能将大量病毒喷向四周。这种情况下,没有专门的面罩,医务人员就会存在感染风险。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
经过讨论,队员们决定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盖在患者头侧,并不断给氧,队员们则隔着塑料袋操作,避免了污染。
透明塑料视野清晰,队员们很快完成了第一例气管插管。
首例气管插管成功
不仅如此,医疗队还优化了医疗区布局,严格院感管控,并设立保障和物资专班,全面管理队员的日常生活管理,以及进出物资的调配等。医疗队还召开党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干净整洁的物资仓库
通过大家努力,一周时间过去,医疗队的整体工作都已步入正轨,对危重患者、重症患者的救治也建立了相应的规范原则。
“一些好转的患者已进入出院前的复查,相信很快就能有患者康复出院。”陈锋充满信心地说。
医疗队员鼓励病人
- 福州提拔重用、表彰激励一批战“疫”一线人员(2020-02-22 21:34:15)
- 武汉:康复患者出院后应到指定场所统一隔离14天(2020-02-22 18:39:46)
- 福州市新增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累计治愈出院50例(2020-02-22 17:17:54)
- 福州市2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布情况(2020-02-22 15:14:39)
- 2月22日12时起 福州14个高速收费站解除交通管制(2020-02-22 12:51:15)
- 旅日闽籍侨胞刘丹蕻:护送“钻石公主”号上的同胞回家(2020-02-22 11:37:0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