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一座鹭岛光影百年 厦门114年前就与电影结缘

2019-11-19 08:32:41  来源:厦门网
  

  【资料】

  电影人中的厦门之光

  吴村(导演,代表作:《天涯歌女》)

一座鹭岛光影百年 厦门114年前就与电影结缘

吴村

  吴村,1904年生于厦门集美。1931年,吴村成功自编自导处女作《血花泪影》,引起圈内人的关注。1934年,吴村进入创作高峰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以高度凝练的真实再现现实。随着时代变化,吴村开始探索歌唱片的领域,先后拍摄了《歌声泪痕》《天涯歌女》《黑天堂》《苏三艳史》等歌舞片。除了编导外,吴村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曲,其中《天涯歌女》中的插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传唱至今。

  艾霞(演员,代表作:《时代的女儿》)

一座鹭岛光影百年 厦门114年前就与电影结缘

艾霞

  艾霞原名严以南,1912年生于厦门。1931年,她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凭借影片《旧恨新愁》崭露头角。1933年是艾霞“高产”的一年,除了《春蚕》《时代的女儿》外,她还参演、主演了5部影片。拍片之余,艾霞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与诗作,人们赞誉她为“作家明星”。1933年,艾霞自编自演《现代一女性》,“自任编剧兼主演,集二者于一身的女演员,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恐以艾霞为发端”。

  白克(导演,代表作:新闻纪录片《台湾省受降特辑》)

  白克1913年出生于厦门,自厦门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到南京中央摄影厂学习。学成后,白克先到上海发展,拍摄了多部电影。台湾光复后,白克被选派到台湾,制作了以台湾光复为主题的新闻纪录片《台湾省受降特辑》。1946年7月起,白克在台湾组织拍摄了《今日之台湾》系列纪录片,并把这些影片带到大陆放映,让大陆人民第一次从影片上了解台湾的面貌和风情。1955年,白克导演拍摄了闽南话片《黄帝子孙》,这是台湾电影史上第一部闽南话片。

  李嘉(导演,代表作:《蚵女》)

一座鹭岛光影百年 厦门114年前就与电影结缘

李嘉

  李嘉1923年在厦门出生,20世纪60年代与李行、白景瑞等同被称作“台湾电影导演第一代”。1945年,李嘉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1951年起,历任台湾农业教育电影公司纪录片编辑,台湾“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审、制片厂主任等职。1955年起,李嘉外借给民营制片公司拍摄闽南话片,作品有《补破网》《麻疯女》《捉鬼记》等。1964年,李嘉与李行合导《蚵女》,开启台湾电影“健康写实主义”路线风潮。

  罗泰(编剧、导演、演员,代表作:《小城春秋》)

  罗泰,1924年10月出生于厦门,原名陈衷。1948年,罗泰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到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专事创作,1953年,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此期间,他成为多部影片中耀眼的“绿叶”:在新中国第一部惊险反特影片《无形的战线》中饰演王春荣;在1950年出品的《赵一曼》中出演大反派敌司法科长;在《铁道卫士》中的演出更是让众多影迷印象深刻。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相继编写《和平鸽》《如此多情》等电影剧本。1979年,罗泰与王家乙共同执导《小字辈》,该片获得同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导演处女作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罗泰。此后,他又导演了《小城春秋》(1981)、《风云初记》(1983)、《倔公公犟媳妇》(1985)等片。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