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在榕台青的“娘家人”——福州台创中心服务台青二三事

2021-04-28 10:29:01  来源:福建日报
  

在榕台青的“娘家人”——福州台创中心服务台青二三事

“青春有约”公益交友活动走进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

  这几日“首届最美福州青年”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榕台青也被列入推荐范畴。为此,福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台创中心”)副秘书长陈玲忙着协助符合条件的台青们申报材料。

  为更好地服务在榕台青,2016年,福州团市委、福州市台港澳办牵头组建了台创中心,提供政策咨询、对接创业就业资源、生活保障等服务,被台青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贴心服务

  “在榕创业的台青如何领取一次性开业补贴、租金补贴?”

  “只要携带入驻基地合同、场地租赁合同等资料来这里申报即可。”

  近日,在福州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台胞(台企)服务专窗,台籍办事员林思杰为前来咨询的台青耐心地解答疑惑,而这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近年来大陆出台了许多惠台利民政策,如何让更多的台青知晓和便捷申报,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陈玲介绍说,2019年8月起,台创中心在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分别设置了台胞(台企)服务专窗,并聘用了台籍办事员。

  林思杰是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台籍办事员,主要服务台企需求。“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熟悉各种政策,还能帮助许多台企台胞,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谈及上岗初衷,林思杰如是说。

  李京机则是福州市民服务中心的台籍办事员,主要为台胞台青提供“五险一金”、各种证照的咨询、代办等服务。“这是一条专为台胞开辟的绿色通道,台胞只需持台胞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就可以通过台胞服务专窗对接相关业务。”李京机说。

  截至今年3月,台胞(台企)服务专窗共受理405件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政策申请,争取各类台青补贴786万元,累计服务台青2356人次。

  对接资源

  在台创中心,一支两岸融合创业导师团一直在为台青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与帮扶。“台青第一云家园”(以下简称“云家园”)的创办人李正能就是导师团的成员之一。

  这几天,李正能时常到台创中心,希望与该中心牵头组建的两岸青年直播产业基地合作,协助在榕台青进一步打响项目品牌。李正能表示,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借助两个平台的合作,今后“云家园”的台青们将获得更多线上发展的机会。

  作为一位创业导师,李正能一直关注着在榕台青的发展状况。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协助更多台青转型升级,他创办了“云家园”,助力台青发展线上经济。“在这里,有专业团队协助台青进行视频录制、剪辑、包装,并提供直播、线上课程研发等服务。”李正能说,目前入驻“云家园”的台青创业项目涵盖英语音乐教学、高尔夫球培训、美容美发、餐饮等行业。

  “与‘云家园’合作,让不少台青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在大陆创业。”陈玲说,台创中心制作了“福州青年创新创业地图”,根据台青的需求帮助他们对接“云家园”等众创空间、台创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已引进和推荐了189个项目落地。

  安居乐业

  目前,在榕创业就业的台青累计超过8000人。如何让他们融入福州,安居乐业?

  17日,由台创中心参与组织的“青春有约”公益交友活动走进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邀请两岸青年一起探访福州乡村的变化,李京机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一个人来福州工作,最怕的是孤独。通过交友活动,我不仅结识了不少朋友,也有更多机会了解、认识大陆。”通过“青春有约”活动,李京机探访了福州、永泰、长乐、罗源等地,看见福州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我希望能一直在这里生活工作下去。”

  近年来,台创中心主动对接各种活动资源,引导两岸青年对话交流。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络,借助台创中心搭建的活动平台,像李京机这样的台青越来越多。

  不久前,台湾美发师林扬杰跟随台创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到社区,为那里的老人义务理发。“通过这个生活化的服务,我感觉又回到了家里,与街坊邻居的关系更亲密了。”林杨杰说。

  “通过政策对接、资源对接、生活对接等服务,我们希望成为台青登陆第一家园的一扇窗、一个平台,帮助台青追梦圆梦。 ”陈玲说。

  (记者 吴洪 文/图)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