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抱团养老15年后捐楼:未来将继续提供为民服务
2020-07-19 17:17:49 来源:海峡都市报
上世纪末,对一个老太太来说,5万元是个“天文数字”。浦逸敏和老伙伴们商量后,大家决定“众筹买楼”。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要买楼的消息,纷纷支持。出的少的,5元、10元的也有;出的多的,1000元、2000元的也有。”浦逸敏的朋友、76岁的陈季芬告诉记者,最终有数百人参与了那次“众筹买楼”行动。“有的人并没有想要住进楼里,只是单纯捐款,出一份力。”
1999年1月,浦逸敏和老伙伴们凑齐了5万元钱,买下了葛隆村132号楼。他们还给这栋楼取了个新名字:“慈舟养老院”,合“互助养老”、“同舟共济”之意。
为了把这栋楼改造成适合多人居住的地方,浦逸敏和朋友们又筹集了好几万元钱进行了装修,买床、冰箱等,还改造了厕所。“尤其重要的是灶头间,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没有灶头间的,但我们住进去以后顿顿都要开伙,一定要有个灶头间。”陈季芬说。
到2000年,装修一新的132号楼陆陆续续有老人入住,开始了一段“互助养老”的日子。
没有院长的“养老院”
“慈舟养老院”虽不是真正的“养老院”,但名声却很响,外冈镇上、嘉定城里不少老人听说后,都表示要入住。“住在132号楼,有3个条件:一,生活要能自理;二,不沾荤腥,我们都是吃素的;三,每月交100元,水电费、搭伙费都在里面了。”浦逸敏告诉记者,最高峰的时候,曾有20多个老人一起住在132号楼内。
这是一个没有院长的“养老院”。不只没有院长,护工、医生、清洁工等,全都没有。所有的事,都靠住在里面的老人们你帮我、我帮你。
谁来烧饭?陈季芬说,靠的是大家轮流“值班”,今天你烧,明天我烧。“葛隆村里有个村民叫刘彩珍,她有空时会来帮我们烧饭。她说是来做义务工,不要钱的,但我们每个月总会稍微给她一点补贴,不然不好意思的。”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