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遗址:这里出现福建第一批农民
今生故事
两万元启动资金,挖出全国考古新发现
南山遗址地处明溪县城郊的一座山上,整座山如同雄狮,因此当地人称南山为“狮子山”。1986年的文物普查,南山遗址首次被发现。1988年至2017年,各级考古专家对南山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南山先民们的“神秘面纱”由此逐渐被揭开。
现为明溪县博物馆负责人的俞其宝,全程参与了南山遗址的发掘。他告诉记者,南山遗址曾一度面临消失的危机。
南山山脚有数个天然的石灰岩洞穴,夏季十分阴凉,是绝佳的避暑场所。30多年前,很多明溪人到洞里打牌、喝茶。尽管一些陶器碎片陆续被发现,但其背后的价值,当时人们还知之甚少。
上世纪80年代,一家石灰岩加工企业看中了这座山,并很快与狮子山所在的城关乡签订了开发协议。1986年的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改变了这座山的命运。在得知狮子山面临的情况后,县文体局连忙与乡党委、政府和当事企业取得联系,协商停止对狮子山的开发。所幸在了解到狮子山的考古价值后,这位企业家当即表示愿意配合保护工作,立刻停止爆破和挖掘。
狮子山虽然保住了,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要证明狮子山的价值就必须进行发掘,进行发掘需要专业的人员和大量的经费。”俞其宝还记得,当时的主管部门是县文体局,一年经费仅有两万多元,但当时的局长还是毅然决定拿出这两万元作为发掘启动资金。
努力终获回报。1988年,福建省博物馆(现福建博物院)与明溪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3号洞进行小面积试掘,发现了重要遗迹火烧土居住面、1米多厚的文化层及大量的各种纹饰陶片,当年即入列1988年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2005年、2006年,福建博物院对南山遗址4号洞及山顶区域进行考古试掘,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谷和重要的遗迹遗物。
2012年—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明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山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2018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宣布2017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明溪南山遗址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自2001年开设这一奖项以来,福建仅有两项入选,另一项为浦城管九土墩墓。
李水常现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技师,自1983年开始从事考古工作,2006年就参与到南山遗址的发掘工作。2013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将乐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东南考古研究基地”之后,他就一直常驻三明从事南山遗址出土陶器的修复工作。他说,南山遗址各发掘区出土遗存整体可划分为五个文化期,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五期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南山遗址的内容丰富,可看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打造史前考古公园的良好条件。
2014年,明溪县成立南山遗址文物保护所。所长张志辉告诉记者:目前,南山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初步完成,将上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审核。此外,南山遗址环境整治方案正在有序推进中,一座展示南山文化的博物馆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南山遗址出土的水稻是目前在武夷山东麓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遗存;出土的粟和黍两种小米是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包括岭南地区和武夷山脉以东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小米遗存,这为探讨整个华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来源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实物证据和新的线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近年来的植物考古表明,在闽江下游沿海地区昙石山黄瓜山文化中都是水稻和粟黍类一同出现,在台湾大坌坑文化晚期台南南关里和南关里东遗址都发现有粟(距今4500年至4200年),过去一直不理解,现在能够明白了。由于良渚文化纯粹是水稻,没有粟,所以农业不一定是沿海传播的,而很有可能来自闽中地区。这就为农业向台湾岛传播以及南岛语族起源等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南山遗址连续而完整的文化层,填补了闽西北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缺环。
- 福建省政府加强“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保护管理(2019-12-25 08:49:15)
- 福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9-12-19 08:36:27)
- 福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9-12-17 09:12:18)
- 考古新发现!秦始皇陵园石铠甲“加工基地”震撼出土(2019-12-05 11:20:37)
- 考古界为之震撼!两千年前动物木乃伊被发现(2019-11-25 15:06:57)
- 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揭牌(2019-10-31 15:53:18)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