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观察:资本赋能 加速成长

2019-09-04 08:11:11  来源:福建日报
  

  着力“造血”,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海西新药每年在设备、人才引进等方面获补助,仅去年,公司购买设备1000万元就获25%的后补助金。

  “坚持以市场化思维推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建设,既要着力解决建设初期可能面临的‘人财物’短缺的压力,又要注重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林岿然表示,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从小众向大众发展,吸引创投机构投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研发投入体系。

  2016年下半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措施》,提出用地优先等十条支持措施,之后,又出台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

  省财政专门设立专项资金,突出“重在激励奖励、不求财务回报”的政策导向,采取非财政资金购买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经费后补助、风险投资后补助、评估命名一次性奖励补助等多种后补助方式,重点支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开展研发创新。

  在政策的引领和带动下,新型研发机构更加注重源头创新,更加舍得研发投入。据统计,我省前两批5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27.13亿元,年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016年的0.88%跃升到7.56%。

  泉州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引导和撬动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全市已建设和发展省市级新型科研机构48家,其中省级12家,涵盖全市现有的传统制造业、新一代数字通信技术、新材料和高端智能制造等领域,累计带动社会投入研发资金5亿多元。

  为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推动新型机构发展,我省鼓励科研人员双向流动,重点为体制内人才“开门铺路”,又“留有余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办新型研发机构,或到新型研发机构工作。

  专家认为,我省持续推进政策升级,多渠道多元化支持其创新发展,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良好生态,政府帮研发项目兜底埋单,给研发机构“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记者手记>>>

  把新型研发机构推向市场

  福建是全国第6个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省份试点。试,就要试出一条机制活的新路子。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初期面临创新投入较大、人才引进较难和运行成本较高等难题,如何激活我省雄厚的民间资本和海内外侨资,将其引向科技创新领域?

  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新型研发机构的一大特征。我省坚持政府资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研发投入体系,从而有效支撑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同时,不做保姆式管理,不定机构级别、财政保障、人员编制、职称职数,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背“包袱”,坚持以市场化理念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使得新型研发机构“轻装上阵”,真正走向社会和市场。

  海西新药正是凭借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根据自主科技创新、产业化应用和社会资源整合的需要,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自主实施科研项目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更加紧密结合。

  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有利于凭借灵活用人引人机制和人才激励制度,聚集高端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有利于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企业、高校和院所创新活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推动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记者 李珂 吴毓健)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