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引发热烈反响
陈大辉:我给总书记做午饭
“爸,您居然给总书记写信啦。”6日,陈大辉的儿子在电视上看到父亲接受采访的画面后,特地打来电话。“没想到总书记真的回信了,太高兴了!”电话这头,陈大辉眉飞色舞、难掩兴奋。
“那年,我们把简陋的饭桌、椅子摆在鸾峰桥上,习书记一行就在桥上吃的午饭。”作为给总书记写信的6名党员干部之一,陈大辉回忆起30年前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党时的情形。
1989年7月的一天,当时是下党乡炊事员的陈大辉接到消息,说第二天要来客人,需要准备午饭。
“客人到乡里后,我才知道带头的年轻人是地委书记习近平。”陈大辉说,当时准备的就是些乡下常见的土菜,大伙儿都吃得津津有味。
1987年,陈大辉是平溪公社的炊事员。决定成立下党乡后,领导动员他到下党,说在这里可以早点转正。
早就听说下党条件苦,但全家就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盘算着转正后工资能多点,陈大辉便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下党。
几个月后,1988年1月1日,下党乡正式挂牌,陈大辉也在这天转了正。
起初乡里工作人员不多,吃的也简单。可要是来了客人,下党乡买不到东西,陈大辉就得走10多公里山路,到最近的平溪乡采购。回程更难,因为去一趟不容易,总想着多买点,沉甸甸的菜压得他一路要停下来歇息好几回。这一去一回,就是7个多小时。
1991年,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外面的东西也能运进来了,陈大辉终于不用翻山越岭、肩扛背驮去买菜。
干了15年炊事员后,陈大辉也没离开下党,继续当了10年的包村干部。
2012年,陈大辉退休后住在了县城,但他还是喜欢经常回下党,见见老朋友。“县城每天都有好几趟到下党的班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每次回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现在这里像个花园,比县城还好,真的要感谢党中央、感谢习总书记的关心。”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 下党,习总书记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2019-08-09 10:08:38)
- 三十载熬制一碗“幸福茶汤”(2019-08-09 09:33:07)
- 这里是下党!(2019-08-09 08:41:41)
-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19-08-09 08:22:04)
- 辛识平: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有尊严——民生实事映照为民初心(2019-08-08 15:16:19)
- 挥洒汗水,铸就人生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劳有所得”篇(2019-08-08 09:56:4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