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部分行业欲借文化揽客 亟待市场验证
江涛/漫画
东南快报(记者 林丹 黄弘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成了一种新时尚,音乐厅、咖啡吧、剧院、电影院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去处……随着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各界也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文化经济,在福州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责任编辑:赖锋】
市场走访
书屋经营打造文化时尚
欲从公益走向主流消费
大梦书屋被称为福州的“诚品书店”。
这家书屋以书为核心,采取“阅读+沙龙”、“咖啡+小食”的复合式经营模式。
自去年10月16日开业至今,仅仅四个多月,该书屋已经在福州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成为本地不少青年人热爱的文化休闲去处。
打造该书屋的某出版社企划部负责人陈玉龙向东南快报记者介绍,“这种书店的经营模式对于从事书业的人来说,不是新鲜事物了,不过对福州来说,它是走得比较靠前的。”在同业中,台湾的诚品书店是这种业态的先觉着和先行者,也是目前做得最好的一个标杆。
“现在诚品书店不仅能赚钱,还能赚不少钱,尽管如此,它也是在一直亏了十几年之后才迎来了春天。”陈玉龙认为,福州这片市场仍有待培育。
该书屋目前还无法盈利,陈玉龙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在目前国内零售业下滑的背景下,书店卖出的书和咖啡,还不如出租场地赚钱。
虽然对未来的经营前景保持乐观,这家书屋目前仍是依靠一种做公益的心态在维持着。用陈玉龙的话说,他们是“带着出版人的情怀在做一件推动社会阅读的事情,希望能强化这个社会的阅读风气”。
“诚品书店已变成了当代一个城市应有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制造者,成为了城市主流的消费场所。福州有各式各样的餐馆,但像我们这样以享受精神愉悦为主的场所确实很少,我们也想营造福州的这种氛围。今后我们有可能发展加盟商,把这种方式推广开来。”陈玉龙说。
【责任编辑:赖锋】
福州文化融入日用品设计
以文化附加值赢市场
除了这家书屋外,福州还有一帮年轻商人敏锐地发现了文化消费所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现在在福州的文化市场上,能看到越来越多福州本土文化的延伸产品。
福州厝边公司就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家。
从他们的网店看到,诸如冰箱贴、扑克牌、马克杯、明信片、手机壳等小物件,他们统统以福州文化或元素进行设计和包装。比如根据闽剧中的情节和人物而设计的书签,带着浓重的本土文化气息,受到不少网友青睐。
“从2013年11月起,我们尝试将产品与福州文化结合。”厝边公司的负责人黄晓陈介绍,在涉及实体产品以前,他们就一直在关注本土文化,并意识到其中商业价值大有可为。“目前销售渠道主要是网店、精品店、景区销售点等,未来我们也规划做实体店。”
但黄晓陈也坦言,目前他们在文创产品这方面的投入还未实现盈利。“每件产品都要结合本土文化做设计,制作上对人工要求也比较大,产品开发的周期比较长,从这方面来说,利润和批量生产的产品不具可比性。”也正因此,他们的产品在价位上会更高一些。
探索文化与产品结合才一年多,盈利的路尚在摸索,但是在黄晓陈眼中,市场上商品的高度同质化让他觉得有必要做差异化的经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我们不打价格战,希望以文化附加值和创意取胜。”
【责任编辑:赖锋】
从“重石材”到“重文化”
寿山石市场谋求转型
此外,本地的寿山石雕刻艺术界也在积极探索寿山石雕的深层文化价值。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礼忠日前曾感慨,“过去我们只注重于材料而忽略了在文化上做文章。”
他说:“过去我们一直在宣传我们的石头有多么美、重量多么足,材料有多么昂贵、多么稀少难得,却没有说我们多么有创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我们没有抓住寿山石文化的灵魂。”
陈礼忠提出,字画作品在鉴赏上,只考究到底是真迹还是赝品,而不是“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他希望寿山石艺术界今后能从宣传石质走到推广寿山石文化的路子上。“一张宣纸能够拍出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的价格,其中的文化含量是寿山石望尘莫及的。中国的字画有几千年文化铺垫,它给只有几百年文化历史的寿山石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他说,“寿山石还刚刚起步,寿山石文化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赖锋】
转型者说
消费方式可以培养
虽尚未盈利但已看见商机
文化如何为寿山石创造更多的价值?陈礼忠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在他参加过的同一场拍卖会上,一枚不超过20g的齐白石创作的老岭石印章,以5万元的起拍价拍至35万元成交,而由另一位作者创作的田黄石作品,重300g以上,仅获得一次举牌,成交价300余万元。
从石材来说,老岭石是低档印石,价格偏低;而田黄石是优良品种且稀有,为“印石三宝”之一,是极为名贵的印章石材。陈礼忠认为,齐白石创作的老岭石印章能拍出高价,正是大师的创作为其增加了文化含量,提高了价值。
福州书业人士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书店需要靠顺畅的现金流才能维持稳定的业务关系,而现在本地图书零售店基本上都是在苦苦挣扎中,如大家所熟知的晓风书屋,也正因为亏损而面临着空前的压力。
作为老出版人,陈玉龙对阅读有一种非常怀旧的心情。
他说:“除了内容,形式也很重要。捧着一本纸质书和捧着iPad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定位是强化青年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他们提供舒适、温馨,还有点浪漫和情调的阅读空间。我们希望让读者留在这个地方,愉悦地享受阅读的过程,而不是像传统书店一样,客人把书买下来就完成了消费。”
“我认为我们吸引到了目标客户后,付费会变得很自然。因为消费方式是分年龄段的,25岁与35岁的消费者略有不同,但25岁与55岁的人群差异就非常大了。55岁的人可能会来看一些书,但基本上不会去掏钱,而许多年轻人则会很欢快地把钱掏出来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陈玉龙对书屋目前的这种经营模式,显得比较有信心。而且他认为,这种消费方式也是可以培养的。
“很多读者可能第一、二次来没有消费,但时间久了以后,他喜欢这里,也会很自然地去消费一些。”陈玉龙说。
【责任编辑:赖锋】
专家说
文化是一种手段
附加值还亟待市场验证
当消费水平提高,产品不再只是满足消费者的最基本需求,而是越来越关注增值服务、客户体验、文化内涵所带来的附加值,福州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这样努力着。这背后,是传统营销思路的缓慢升级。
“市场供应同质化严重,商家都在为争夺目标市场而调整定位。”福建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执行副主任章竟认为,文化是独特的,当与产品相结合时,就会有助于商家打造其独特定位,对赢取目标市场有益处。
“在看到带着文化烙印的产品获得成功后,有部分商家也开始在这方面试水进行产品升级,此时所说的‘文化’是一种手段。”厦门大学品牌与广告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超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当一群注重精神消费层面,关注生活质量的新兴消费者出现,使得部分商家进行文化升级,但“附加值还亟待市场验证。”
此外,在业内人士眼里,添加文化元素对于商家来说投入性价比很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文化升级,投入的实际成本不算太多,而能够获得的增值利润却可能会大大提高。”章竟介绍。
“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融合、创新,又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再通过规模化运作提升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下的产业复兴,这是现在我们看到商业正在文化转型的深层次原因。”福州一位从事营销行业多年的张女士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现在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很多元化,要吸引消费者,就需要穿插文化底蕴。
“对市场需求反应迟缓的商家,只能被淘汰。”陈经超说,从现有市场看,部分商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尝试突破,但具体怎么做尚在不断试水。他认为,在探索产品和品牌升级的路上,商家应该认识到自身品牌的最核心特点,也就是消费者对该产品最买账的本质。“所有的升级和转型,都应该在保证质量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行。”
【责任编辑:赖锋】
- 北京南站黑车揽客 出租车变黑车25公里叫价300元(2018-08-29 11:53:37)
- 校园游黄牛揽客:100元一位 交钱后开车带人入校 (2017-08-08 15:08:07)
- 山西女主播直播揽客涉事医院:违法违规被要求整改(2017-04-19 15:11:12)
- 台湾当局满世界揽客 去以色列唱“阿里山姑娘”(2016-11-24 11:12:57)
- 全车41名乘客仅1人有正规车票 有乘客票是手写的(2016-08-20 09:45:15)
- 客车司机沿途揽客被查 为躲避处罚丢下乘客吃饭(2016-03-02 10:46:41)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