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学探索
详解冥王星降级冲击波(图)
2006-10-17 09:13:17  来源:环球科学  【字号
  冥王星降级一事在市井坊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天文学界也被搅得不得安宁——300位天文学家联名请愿,公开抵制这份决议。什么原因导致冥王星降级?它的冲击力何以如此巨大?

  导语:IAU决议明确了太阳系天体的分类标准,顺便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行列。事实上,天体降级早有先例,冥王星的行星“宝座”也早就岌岌可危,并不是一夜之间垮塌下来的。然而,今年这场行星“变法”,却在市井坊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天文学界也被搅得不得安宁——300位天文学家联名请愿,公开抵制这份决议。什么原因导致冥王星降级?它的冲击力何以如此巨大?

  撰文 虞骏

  捷克首都布拉格成了冥王星的伤心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的第26届大会,在天文学家喋喋不休的争吵声中落下帷幕,一同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冥王星那顶戴了76年的行星头衔。8月24日,天文学家在这里通过了充满争议的决议,为“行星”明确了定义,也给“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常识画下了一个句号。但是由此带来的风波,却久久不能平息,不论是在天文学界,还是在市井坊间,IAU的权威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普通、而又不那么普通的“行星”身上。

  “行星”这个词在中国早已有之,在古代又与“惑星”或“游星”同义,而在西方,行星(planet)的词源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最初有“流浪者”之意。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都可以从字面上,看出这个词最原始、最质朴的定义:它指的并不是天空中那些一成不变的、勾勒出固定星座图案的点点繁星,而是那些会在星空中不断游移的“星星”。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古老而简单的词语必须劳烦诸多天文学家出马,才能明确它的定义了呢?想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先回到过去,看看太阳系天体的发现历程。

  行星降级 早有先例

  起初,人类仰望星空的唯一工具就是双眼。那时我们只能看见五颗明亮的行星。中国人称它们为金、木、水、火、土五星;在西方,人们则把它们当成巡游在天际的诸神,分别用美神维纳斯(Venus)、主神朱庇特(Jupiter)、信使墨丘利(Mercury)、战神玛尔斯(Mars)和农神萨杜恩(Saturn)来称呼它们。

  最初我们以为自己所在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直到17世纪初,凭借对五颗行星运行规律的观察,波兰人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才逐渐占据了上风。不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历史上,“日心说”的胜利都意义重大,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行星”的概念:行星不再是夜空中四处游移的星点,而是像地球一样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

  这样,行星队伍迎来了第一次扩充——它把我们脚下的地球,从宇宙的中心降成了一颗普通行星。如此一来,太阳系就由六颗行星组成,按照它们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

  也是在17世纪初,人类观测星空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望远镜的横空出世大大增强了人类的“视力”,使许多单凭肉眼无法看见的暗淡星点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太阳系中会不会还存在着其他行星呢?天文学家圈定了三个可疑地带,认为那里最可能有行星出没。

  第一个区域就是水星轨道的内侧。传说哥白尼临终之前,曾发出感叹,认为自己一辈子没见过水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虽然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但足以描述水星的难得一见——尽管它并不暗淡,但它太靠近太阳,总被太阳的万丈光芒所掩盖。可想而知,如果有一颗行星比水星更靠近太阳,那它从未被人发现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数百年的搜寻至今一无所获,水星轨道内侧似乎并不存在任何足以与水星“匹敌”的未知行星。

  第二个区域是土星轨道的外侧。天文学家早就知道太阳系幅员辽阔,著名的哈雷彗星就常常游荡到遥远的地方。相比之下,当时已知的行星似乎全都挤在太阳的周围,实在是有点浪费空间。1781年,当时仍是一名风琴演奏者的威廉·赫歇耳(Wilhelm Herschel)意外发现了天王星。这颗行星不仅让赫歇耳从此投身天文,也让天文学界为之一振——因为它还验证了一条太阳系行星分布的规律。

  这条规律引出了第三个可疑地带,也就是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1772年,德国数学家提丢斯(Johann Titius)发现,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布其实有章可循。按照这条规律,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空隙太大,中间似乎应该存在着未知行星。天王星发现后,它到太阳的距离竟然也符合提丢斯的规律,于是天文学家信心大增。1801年的头一天,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 Piazzi)发现了谷神星,它到太阳的距离,与提丢斯的预言仅差1%!

  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头——仅仅1年之后,智神星(Pallas)被发现;两年后,婚神星(Juno)被发现;又过了3年,灶神星(Vesta)也被发现了。短短6年间,4颗轨道相似的“行星”接连现身,让天文学家乱了方寸。说它们是行星吧,看看它们的个头,就算把4颗全加起来,质量也不到月亮的1/30,更别说与地球甚至木星相比了;说它们不是行星吧,明明它们就围绕着太阳公转,跟地球平起平坐,完全符合当时对行星的最基本要求。更何况,它们还与提丢斯的“行星”分布规律符合得很好,只是数量偏多了一些。

  此后的30年,太阳系又恢复了平静,没有新的天体跳出来刺激天文学家们的神经。虽然争论仍在继续,但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等4颗小家伙已被当成行星,堂而皇之地写进了当时的天文学教材。加上天王星的发现,在19世纪的最初40年里,我们的太阳系最多曾拥有过11颗行星!

  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1845年之后,火星与土星轨道之间的小天体,突然又像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短短几年就突破了30颗。到了19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终于认定,这些小家伙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太阳系天体类别,并且将它们称为小行星(asteroid),而它们聚居的那片太阳系区域,也就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则被称为小行星带。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不得不摘掉戴了近30年的行星头衔,归入了小行星的行列——这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早的行星降级事件。

  这次降级并不是天文学家投票决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虽然原本“人口简单”的太阳系,因为这么多小家伙的突然闯入而变得复杂起来,但小行星与传统行星之间至少百倍的质量差别,还是让它们泾渭分明。尽管如此,行星这个原本清晰的概念,却变得模棱两可——小行星到底算不算行星?它们和行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从未有过明确的答案,或者说根本没有人考虑过这些问题,这就为日后的行星之争埋下了隐患。

【责任编辑:杨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