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学探索
详解冥王星降级冲击波(图)
2006-10-17 09:13:17  来源:环球科学  【字号

  行星定义 余波难平

  随着第26届IAU大会的落幕,会场上曾经激烈的争辩之声似乎渐渐远去。太阳系的行星有了明确的定义,爱惹麻烦的冥王星也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地位难以确定的“齐娜”则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一切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了。但如果你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暂且不论冥王星的降级在公众中引起的震动,单单是在天文学界,这场风波不但没有停歇,反倒愈演愈烈。

  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是美国西南研究院的执行主席,也是“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任务的负责人。他跟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克·赛克斯(Mark Sykes)联手,在网络上公布了一份请愿书:“作为行星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我们不认同IAU关于行星的定义,也不会使用这个定义。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行星定义。”

  在短短5天之内,这份请愿书就得到了全世界300位天文学家的联名支持。这些人中既有行星探测方面的专家,也有行星形成与演化、行星大气、行星地质等方面的杰出研究人员,还有获过国际科学奖项的知名学者。赛克斯博士认为,如此豪华的科学家阵容足以说明,“IAU的行星定义是不符合基本科学标准的,理应被驳回”。他还指出,要确立一个合理的定义,应该采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让更多从事行星研究的科学家能够参与进来。

  3位华人天文学家也签名参加了请愿活动,他们反对的理由各不相同,不过都颇具代表性。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的管一政教授参加了布拉格的IAU大会。大会的会期长达两周,投票却安排在倒数第二天举行,管教授因其他事务提前离开了会场,错过了最后的投票。他签名反对行星决议的理由是:行星是一个大众化的词汇,在它的定义中加入诸如“流体静力学平衡”之类的术语,会让普通公众不知所云。另外他觉得将冥王星开除出行星名单也是不恰当的,历史传统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他还认为,IAU此次插手行星定义,确实做得有点过火。尽管科学家应该追求科学真相,但天文学家早已了解冥王星的特殊身份。因此这次的投票,不但意义不大,还会伤害公众对于科学的感受。管教授的观点与美国空间探索政策研究中心主管马克·布洛克(Mark Bullock)的意见不谋而合,布洛克认为“行星”一词具有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不应交由天文学家全权决定,要改变这种基本词汇的定义,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讨论,并达成广泛的共识。

  香港大学的周海峰博士也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字。按照他的观点,“行星”是专业人士和普通公众都会用到的术语,不该成为八颗行星的专属名词。应该把行星当成一个泛指的名词,然后再对具体的天体进行细分,例如木星可以是“大”行星,冥王星可以是“矮”行星,而大多数太阳系小天体可以算成“小”行星,甚至连其他恒星周围的行星也可以叫做“太阳系外”行星。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虽然没有在请愿书上签名,但他的观点与周海峰不谋而合。事实上,就连行星定义委员会的主席欧文·金格里奇也对最后的投票结果感到无法理解,他认为,矮行星不是行星,这简直有点自相矛盾,绝对犯了一个低级的“语法错误”。

  周海峰博士还对行星“必须清空轨道周围的区域”提出了异议,因为定义中没有说明 “清空”意味着什么。他以地球为例,月球显然没有被地球清空,那么按照定义,地球不也是矮行星了吗?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实际上,请愿书的发起人之一斯特恩也深有同感,他指出,即使不把卫星计算在内,地球、火星、木星和海王星也都有小行星与它们为邻,因此决议所用的语言显然存在着缺陷。

  香港可观天文馆的张师良也在请愿书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整个决议案的产生过程存在问题:整个行星定义方案一直保密,直到会议开幕才公报初稿内容,天文界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商讨,也就无法得出一份能取得共识的议案。事实上,从最终决议案出炉到投票,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根据这样一份既不完善也不成熟的议案进行投票,自然会争议不断。斯特恩也对IAU的提案过程满腹牢骚,他认为,全世界拥有投票权的专业天文学家人数近万,但是只有428位参与了投票,“这是不可容忍的,完全是一场闹剧”。事实上,管一政教授也对IAU的暗箱操作提出过看法,他还认为,IAU应该给会员开设邮箱/网络投票方式,进一步扩大投票代表的范围。

  张师良认为,行星定义的确立,对目前天文学家的工作没有影响,天文学家不会因为文字上的改动而改变研究的方针。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首席科学家保罗·赫兹博士(Paul Hertz)说:“不论它们到底被归类为什么,我们都将继续对太阳系中那些科学上最为有趣的天体展开探索。”但对公众而言,这是对科学过程和太阳系重新认识的大好时机。冥王星除了被降级以外,也代表着一类全新概念——矮行星的诞生。我们应该着眼于这里,这才是代表时代进步的做法。单单抹去冥王星,只会让知识回到70年前。

  天文学家的联名请愿,会不会迫使IAU对行星定义作出修正呢?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认为,现有的行星定义不会一蹴而就,IAU一定会广泛听取各方科学家的观点,进一步完善这个定义。因此林博士相信,现有定义还有被重新修订的可能性。张师良也指出,行星定义现在还没有包括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甚至没有考虑行星的上限——也就是行星与褐矮星之间的界限,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一点点解决。

  那么,行星定义之争在天文学界引发的这场风波,会不会让普通公众对科学失去信心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林清博士所说,这次关于行星定义的大讨论,会使公众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并不是死板的教科书上的知识,科学知识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知识,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敢于面对现实,从理性出发,敢于批判自我,修正自我,在不断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大多数公众会从这一场争论中悟出一点科学的道理。

【责任编辑:杨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