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泉州老街古巷情怀:捡拾被光阴掠走的记忆(组图)
2014-07-29 10:04:15  作者:陈丽娟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老巷拾光

老巷拾光

  墓碑石可作窗台,捡来的清代木牌坊,拿来随手悬挂于门楹前,这是一种情怀,是对悠悠岁月不舍不弃的眷恋。穿行于6.62平方公里内的几百条阡陌小巷,不经意间,总能遇见过去,听到一段关于某个朝代的故事。或生或灭。

  因为痴心,吴家父子用毕生拼接残存的碎片,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为古城延续了新的传说。因为遗忘,割舍难以再带伤痛,有些巷子越缩越短,被覆盖、替代,然后消逝。

  名字是最初也是最后的记忆代码,如果有天当这些街巷渐渐被岁月洗尽,一切也将变得如白云一样轻盈,只是轻轻提起,再无深深怀念的寄托。

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

  每每有外人来,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

  古城变迁

  今泉州是从今福州迁到今丰州(古称武荣州),然后再迁到今泉州,一路南迁东扩,逐渐靠近海岸、熟悉海洋。从唐景云二年(711年),州衙已从丰州南迁,古城扩建历经1000多年,逐渐成为如今形似鲤鱼的古城区。而真正称其为“鲤城”,还是1659年清朝的事。

  图中三环城墙,是1983年泉州地名委员会根据《泉州文史》资料绘制的地形演变图。由内而外分别是子城、罗城和新罗城。不过,关于“先有子城还是先有罗城”,随着各种文物的发现和踏勘考察,并未有统一的认识。筑城扩建时间,也有人认为只在唐、五代、宋、元时期。元代以后,就未再扩建。

  目前,古城保护区域面积约为6.62平方公里,随处可见的“老古董”,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告诉我们,曾经的泉州,原来长这样。留住根,即是留住希望。

  文人多寓此巷

  午后3时,还是一天最热时。县后街彩笔巷9号颜家的门口,百年前的古井井水依旧清澈。弟媳妇从井里打了桶水上来,正准备给老房子降降温。

  推开那扇红色的厚重大门,72岁的颜宝楚,热得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索性坐在石墩上。颜家世居于彩笔巷,房子200多岁了。清朝时,曾有祖上颜启中任兵部福建督学部院,家世显赫,门口雕梁画栋。每每有外人来,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说着说着,弟媳妇从背后添了一句:年轻人都不爱住,早就搬了出去。

  颜家也是在彩笔巷住得最久的一户人家。巷子并不长,只有10多户人家。

  彩笔,即文人的生花妙笔。也住在改巷的泉州文史专家吴幼雄,在施钰的《石房樵唱》里最先了解到巷名的由来:“明季文人多寓此巷,由是得名”。他父亲吴文良是考古专家,吴家老房子正是清代文人施钰的故居。这条巷子,还有一个文人,是半世纪前已故的美术家顾一尘。

  父亲倾其一生,研究宗教石刻,这座房子,整体就是一件文物。父亲到处搜寻石刻,再兴奋地搬到家里的场景,吴幼雄还历历在目。客厅前的那扇大门门柱,用的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石刻,就连窗台石也是墓碑石。

  后来,父亲将这些宗教石刻全部捐献给国家。泉州海交馆内现存的宗教石刻,多出自父亲的手。父子俩还花了78年时间,完成《泉州宗教石刻》这本书。

【责任编辑:伊宁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