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闽安古镇见证海外贸易千年变迁 自古是重要港口
2014-05-26 07:26:08  作者:綦芬 陈建国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宋代中央外贸机关

  迁至福州

  宋代,福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的主产地之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更推动福州海外交通进入一个新阶段。

  宋代,福州设都转监运司署,为贸易货物转运、稽查、市场管理以及贸易纠纷裁决的专门机构,并开始在闽安镇设闽安巡检司衙署(于清末废),为稽查、向出入境船舶收税的机构。随着南宋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南宋初年,两个掌管皇族事务、与外贸有关的中央机关“西外宗正司”和“南外宗正司”分别迁至福州和泉州。元代福州设立海船“万户府”,主要保障漕运和海运的正常运转,同时兼具海上贸易管理。

  明代市舶司移至福州

  明代,福州是全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所造福船以坚固著称,既用于航海,也用于作战。长乐太平港为郑和七下西洋出发地。中国与琉球的朝贡贸易主要通过福州港进行。

  公元1375年,福州都卫改置为福建都指挥使司,公署在今鼓东都司巷,负责防守海疆,也兼管海上交通与贸易的正常进行,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运作提供军事保障。

  “明代由于海禁,对外贸易仅限于琉球国的进贡贸易,且贡船为便于进京,多弃泉州而趋福州,泉州市舶司渐失作用。公元1474年,市舶司从泉州移到福州今道山路澳门路口。”张振玉说,市舶司主要办理诸国朝贡使者出入福州港的查验、接待等事务,监管进贡货物在福州的互市贸易和课税事宜,严禁私人擅自驾船往海外贸易。市舶司移设福州后,更加便利福州港与海外的商贸交往。公元1580年,市舶司入不敷出被裁撤。

  明初在台江河口地区创建柔远驿和进贡厂。各国朝贡、接贡使臣船抵福州港的,皆安排住在柔远驿,随贡货物暂贮于进贡厂。清中叶以后,福州港的海外商贸交往逐渐衰退,柔远驿和进贡厂几乎专门接待琉球国贡使和商货,俗称琉球馆。

  清代福州成为四海关之一

  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认识到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不仅结束了明代的海禁政策,还创造性地设立海关。闽海关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福州海上贸易的发展,使福州与九江、汉口并称为中国三大茶港之一。

  “公元1685年,清朝廷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这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以‘海关’命名之始。”张振玉介绍,闽海关有厦门、南台(福州)两个分口。南台分口设于仓山泛船浦,直隶清朝廷户部。闽海关设立后,实行包税制。征收对象为进出口贸易货物和船只,以及国内民船贸易货物和船只。海关每年应向户部上缴法定额税银7.96万两,多奖少赔。

  闽海关后来又变革为闽海关税务司公署、清海关监督(道台)以及洋关(洋人把持)等。鸦片战争后,公元1844年,福州正式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闽海关一度被洋人(洋关)把持。这一时期,福州海上贸易由主动变为被动,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闽海关旧址为闽江大桥桥南靠江边的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洋灰楼,前几年因让位于南江滨大道建设被拆。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颖】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