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党报热线
“党报记者乡村行”走进连江县蓼沿乡蒲边村
2012-06-17 21:16:53  作者:陈茜茜 温海龙 陈敏灵 王元锴 刘复培 池远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他们把服务送给村民

  田间地头,溪边檐下,志愿队员在蒲边生根发芽。

  阮鼎和是在1969年加入志愿队的,当时,19岁的她还是福州五中学生,因为堂哥是志愿队的一员,阮鼎和到蒲边感受一天,便毅然选择加入志愿队。1970年,蒲边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出身医学世家的阮鼎和经过培训,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医疗站条件简陋,内外妇儿中医科都要懂些,如打针吊瓶、中西药房取药发药、针灸、外科换药等,医生还要做好山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阮鼎和白天给人看病,晚上继续学习医学知识,还得定期到福州或县医药公司添置药品器械。

  阮鼎和发现,山区妇女分娩最苦,因为接生过程未注意消毒卫生,导致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的事例不少。阮鼎和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年纪轻轻就当起了现代“接生婆”。当“赤脚医生”的4年间,阮鼎和为蓼沿山区妇女平安接生200多例。“其实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的到来改变了山区农民对一些疾病的看法,让村民明白科学治病的好处。”阮鼎和说。

  在阮鼎和看来,志愿队生活之所以其乐无穷,只有一个秘诀:不仅仅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一门心思地喜欢自己做的事。

  他们将精神留在蒲边

  蒲边,这个小小山村的山和水,哺育出了志愿队员。离开山村后,志愿队员们念念不忘那里的百姓。村民说,“蒲边精神” 永不消逝。

  由于蒲边村地处偏僻山区,教育条件相对滞后。上世纪60年代,蒲边村的孩子要跑到隔壁的蓼沿乡上学,来回一趟十多里路程。后来,村里请来老师,但教室却设在群众家里或祠堂里。因此,盖一座学校成了这批曾经扎根山村的老队员最大的愿望。

  于是,林兆枢、倪希锴等人几次三番往返于市区与山村之间。建校中遇到什么困难,一个电话,或一封信,他们便来了,上下奔波,为建校捐款捐物。1989年夏天,蒲边村这所投资38万元的小学终于建成,至此,蒲边的孩子们有了一所真正属于他们的学校。

  村里的水泥路是志愿队员们帮着修起来的;村民家的自来水是他们帮着装起来的;村民家的闭路电视也是他们帮着拉进来的……

  作为见证者,68岁的蒲边村老支书丁进通认为,50年前,志愿队员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支援和改造农村建设;返城后,心系农村,密切关注并帮助蒲边各项事业发展,这种“爱国爱家,富责任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 “蒲边精神”永不过时。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