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党报热线
“党报记者乡村行”走进连江县蓼沿乡蒲边村
2012-06-17 21:16:53  作者:陈茜茜 温海龙 陈敏灵 王元锴 刘复培 池远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16日上午,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建队50周年纪念活动在连江县蓼沿乡蒲边村举行,老志愿者们回到念念不忘的“第二故乡”,与村民们共叙乡情。当天,台江区苍霞街道钱宏伟工作室与本报“党报记者乡村行”活动联动,动员有关公益团体共同为蒲边小学捐赠近200册图书。走进蒲边村,记者们探访了志愿队员当年在此的峥嵘岁月,感受他们同村民的质朴感情。

  (乡村新视点)永不消逝的“蒲边精神”

  在蒲边村,他们的故事就如琥珀,历经岁月雕琢凝结,仍晶莹剔透。当年风度翩翩的青年,满腔热血来到艰苦的蒲边锻炼,为这个落后山村注入了活力,也将“爱国爱家,富责任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蒲边精神”根植于乡野间。16日,借着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建队5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的契机,记者试着还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村民口中所说的永不消逝的“蒲边精神”。

  他们把青春献给农村

  山区青年志愿队的故事要从1962年说起。

  1962年6月,林兆枢、倪希锴等16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成立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来到连江县西北部,在号称“西伯利亚”的蓼沿公社蒲边大队插队落户。这支队伍的人数最多时达到49人。他们一住就是13年,同当地群众结下深厚的感情。

  “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到山区去!这是我们当时的思想和朴素感情。”志愿队员陈栋华对记者说。队员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为蒲边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血液,将自己的青春完全奉献给这片广袤的乡野。

  蒲边不曾忘记他们的一桩桩往事——1964年,在蓼沿五峰创办蓼沿农业中学;1965年,成功引进多种矮脚水稻良种,亩产从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1966年,创办碾米加工综合厂;1967年,拓辟2000多亩的东垅林场;1968年初,创办“五七”纸板厂;1970年初,在伏亭、黄都生产队创建发电站并成功发电,让煤油灯照明成为历史……

  时至今日,55岁的蒲边村民吴文潮对志愿队依然印象深刻:“他们刚来的时候我还在上学,队员们到学校教大家唱歌跳舞,还给我们表演节目,后来我到了生产队,大家又同甘共苦,一起努力。”吴文潮还记得,因为太阳太毒,有队员的皮肤晒出了水泡,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