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架起党群连心桥 服务群众见真情
2013-08-14 22:00:15  作者:黄戎杰,李白蕾,温海龙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市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活动侧记

  “走,下基层开展‘四个万家’活动去!”这是炎炎夏日,榕城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

  按照省、市要求部署,今年6月底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深入基层乡镇,倾听群众意见,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发展难题。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领导干部2万多人次下基层的身影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爱民故事。

  访贫问苦知冷暖 “身”入基层心怀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两年里两次走访福州最偏远、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永泰县紫山村。这个革命老区基点村村民现在的生活如何?杨岳始终放在心间。沿着蜿蜒的村道,杨岳走家串户,拉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要拓宽村道,让村民把毛竹运出去,大家多个收入来源。”

  “困难群众的生活、癫痫病人的治疗要妥善安排。”

  ……

  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杨岳不断叮嘱随行的干部逐一记下,认真协调帮助解决。

  在闽清县白樟镇樟山村,村民王传旺第二次见到了市长杨益民。得知王传旺过去反映的低保问题已经解决,杨益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都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老王一家的生活情况,杨益民问得十分仔细。临走前,他还留下联系方式,嘱咐他们有困难及时联系,政府一定会想办法解决难题。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听民意、知冷暖、办实事。“四个万家”活动中,全市广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楼,走向基层一线,广泛接触基层群众,和广大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圈”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今天,我又来到残疾创业者龚招羽家,他腿脚不方便,在村头开了个早点铺,但是铺子太小,桌椅比较陈旧,生意一直不太好。”

  “本身就是困难户,至今仍欠10多万元医药费,听了介绍、看了实情,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发展取得的成绩不可沾沾自喜,千万不要忘了还有困难群众急需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

  ……

  这些话语都来自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四个万家”活动的民情日记,生动记录着大家的所见所思所想。通过“四个万家”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对困难群众的困难疾苦感同身受,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定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理念,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多到基层听意见、办实事、促发展,以工作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口碑。”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

  深入基层的触角越来越长,联系群众的点子越想越多。在“四个万家”活动中,各级各部门不断健全完善联系基层群众机制,深入了解掌握基层群众所想、所思、所盼。

  鼓楼区形成“三必访”机制,即城乡低保户必访、零就业家庭必访、残障人士必访,切实把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百姓诉求作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

  在连江县,以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四事工作法”,让广大群众拍手称赞,也切实提高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福清市通过实行“兼职委员”制度,安排市直机关部门(单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兼职委员”,让机关干部在基层一线有职有责。

  罗源县在各级干部中推行“驻村日记”工作制度,从中梳理出196本村情档案、11本乡情档案,掌握了县情、乡情、村情、户情等第一手动态信息。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