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罗源驻村日记制度系列报道二:一篇一页皆关情
2012-05-16 21:48:56  作者:陈滨峰 朱榕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10月31日晚,探访五保户王送俤。(她)住20平(方)米土坯房,老房子倒了,现住在民政救助房里,每月五保工资240元。她还有高血压、头晕,外甥在西兰乡魏厝里,每月花费200元左右,房子单门独户,距离主村500米,路途沿线荒草没膝,行动不便,逢雨天更难走……——罗源飞竹镇党委书记卓良东

  那是6点多的傍晚,天渐渐黑了,还下起蒙蒙细雨。从驻村干部的汇报知道了孤寡老人王送俤的困境,卓良东决定前去看望。

  那是一条长达500多米的羊肠路,通往山脚处打了一个弯。道路大半被芦苇淹没,越靠近山边,草越密,王送俤的家就在这道弯后面。卓良东一行人在夜色中费力拨开杂草,衣服和裤管逐渐沾满雨水。

  门被敲开时,卓良东看到,昏暗的屋内家徒四壁,炒菜的锅铲都生锈了,看不到一点油星。76岁的王送俤晚饭没吃就睡下了,此刻眼神还迷糊着。卓良东鼻酸了。他检视了一遍柜子,里面除了一些米再没别的。从马洋村回家,他久久不能平静,将王送俤列为自己长期帮扶对象。

  第3天,8名飞竹镇“民生服务队”队员扛着镰刀、锄头来到马洋村。

  “咔嚓咔擦”,那是镰刀欢快的割草声。“叮叮当当”,那是锄头刨进地里的撞击声。不到半天工夫,王送俤房前屋后、门前道路的杂草都被“剃了头”,让出一条清爽路。队员们还修好自来水管,改造了电路,昏暗的小屋子亮堂起来。

  此后,“民生服务队”每周都会准时拜访王送俤。队员们有时帮忙打扫,做家务,割一割新长出来的杂草,有时送来棉被、棉衣棉裤、米、油、面、鱼干、白糖等吃的穿的,有时就陪着老太太说说话、解解闷。

  2月份,记者跟随“民生服务队”拜访王送俤,从村主道往山边拐,杂草顶着新鲜的断茬,整整齐齐让出一条路。看到时常来送吃、送穿的“张真姐”,王送俤靠着她,嘴里念叨着,饱经风霜的脸上笑意盈盈。

  一位路过的村民告诉记者,王送俤的丈夫李新富10多年前离世,曾抱养过一对儿女,养女出嫁,养子发疯走失。村里人觉得王送俤不吉利,都不爱和她亲近。王送俤既无生活来源,又无子女,一个人艰难地生活着。

  “民生服务队”来了好几趟,又洗又涮,一点也不忌讳。村民感动之余,对受委屈的王送俤也感到惭愧,“别人都能这样关心她,我们本村人也不能这么冷漠。”遮蔽人心的迷信失效了,许多村民放下纠结,主动帮助这位苦命老人。

  从王送俤家中出来,我们走出了很长一段,回头看,她还远远地跟在后面,在夹道的草木间目送着我们。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