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罗源驻村日记制度系列报道二:一篇一页皆关情
2012-05-16 21:48:56  作者:陈滨峰 朱榕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上午走访了村里五保户江仕朗,到他住的房子看了一下,询问老人家是否还缺什么,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冬天冷了,老人家的棉被衣服是否够用……我还特意交待他的邻居,仕朗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请直接找我。”——陶洋村驻村干部陈建铭

  “快过年了,今天到贫困群众兰友松家里,看看他还有什么需要没。老人说今年儿子会回家过年,可是没有被子了,希望乡里能给点帮助……经与村干部协调,安排他们家一床被子和一些年货,希望他们能过个祥和幸福的春节。”——大学生村官林舒茜

  随手翻开一本驻村日记,每页短短三四百字,记录着千家冷暖,万户忧乐。

  民情民生是驻村日记的主要内容。驻村日记制度要求,500多名城镇、机关干部要经常走访重点户、专业户、贫苦户,至少固定联系一至两户贫困户或低收入户,真心实意为他们出点子,办实事,帮助群众脱贫解困,做到解百家难,聚百家心。

  驻村工作要做好三件事,一要完成好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与任务,二是协助村做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三要实际解决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不时有人这样问:“今年你包这个村,能不能为我们办些实事呢?”我说:“我不一定能立即解决实际问题,但我会收集起来,向镇里汇报,争取早日解决。”——蛤蟆石村驻村干部钟国荣驻村日记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在飞竹镇蛤蟆石村王燕清的家里,记者看到了9岁的脑瘫儿兰宇煌。他拄着器械,在屋里蹒跚学步。“再治疗一年,他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了。”母亲王燕清高兴地说。

  2010年9月,小宇煌被送进福州医院治疗了一年,再治一年,小宇煌就有站起来的希望,医药费却在此刻用完了。“因为经济原因,耽误了儿子太多,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在一次下村走访后,钟国荣将兰宇煌的情况通过驻村日记上报。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