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孟卫平:为共和国奉献至生命最后一刻
2009-09-02 23:48:24  作者:莫应龙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来不及寄出的最后一封信,是她卧在病榻上修改的老干部急救论文——

    “我因病做手术,论文直到现在才改好……”

  重返岗位一个月后,孟卫平的病情出现了可怕的反复,再次住院治疗。随后,癌细胞无情地扩散到肺部、骨头、腹部和头部,她又经历了2次腹部和头部手术。 孟卫平是个坚强的人,她默默承受着病痛的煎熬,用热水袋敷疼痛处,身上大块大块的皮肤都被烫成了紫色。医生、护士们说,她从未因病痛而呻吟过一声。有一天,干部保健科副主任谭平推开病房的门,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病房的床头柜上堆满了各种书籍、笔记和文稿,重病中的孟卫平半躺在病床上,戴着眼镜,吃力地翻看着有关老干部急救的调研材料。

  此时的孟卫平正在输液。看到入神处,她竟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以为还可以行动自如。兴许是动作稍大一些,扯拉到自己的病痛处和输液的针眼,引发一阵钻心的痛,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滚下。

  “主任,您自己病成这样了,还这么拼命!”谭平一边用毛巾轻轻擦去孟卫平面颊的汗珠,一边埋怨。

  “我是和生命赛跑,抓紧把这些调研材料整理成论文,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孟卫平话语轻轻的,却字字千钧地落在谭平的心坎上。

  “孟主任常说,老首长的保健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不搞好总结和创新,工作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科的科研工作一直抓得很紧。”谭平介绍,在一般人看来,干部保健科很难出科研成果,但孟卫平并不气馁,她发动全科同志筛选课题,争取实现科研成果零的突破。在她的带动下,科室人人都有了科研论文。

  就在孟卫平去世前,她着手做的老干部急救课题研究获得了突破,系统研制出包括心绞痛、中毒、外伤、过敏等23个病种的应急处置办法。家人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那是孟卫平写给医学杂志编辑的信件草稿。上面写着:“编辑同志,您好! 我因病做手术,论文直到现在才改好,现将修改好的论文寄给您,有三点问题说明如下……”

  召开的最后一次科务会,她在气管切开前逐一交代高危老干部的病情——

    “好几位老首长都90多岁了,大家都要加油”

  病逝前一周,癌细胞在孟卫平的体内肆虐,让她连呼吸的权利都几乎失去。

  医生不得不作出切开气管的决定。此时的孟卫平,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对于生命即将终结,心中再明了不过。她把主治大夫叫到床头,就在大家都以为她要交代后事的时候,孟卫平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惊叹、敬佩的决定。

  “把我们科的医护人员全部请过来,我还有几句话要和他们说说……”虚弱的声音艰难地从孟卫平的嘴里飘出来,却坚定得不容推辞。通知到了干部保健科,战友们都尽可能迅速地丢下手中的活,赶到孟卫平的床头。

  “张烽阿姨的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要定期检查,还要请她老人家按时服药……”呼吸急促的孟卫平,几乎是一字一顿,脸庞都被憋红了,但人们都没有劝阻她停下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心愿未了对孟卫平这样情系老干部保健事业的人来说,也许比死亡本身更残酷。战友们认真地记录着,看着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孟卫平,禁不住泪流满面。

  从小和孟卫平一起长大的比较医学科原主任李丽说:“卫平最大的遗憾,不是得了这个病,而是无法再回到老干部保健工作岗位上,她最不能接受的是再也无法工作了。”

  当孟卫平用尽全身力气,逐一交代完高危老干部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后,病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孟卫平粗重的喘息声。此时的孟卫平,周身插着输液、导尿、吸氧等管子,吃力地睁着眼睛,目光逐一深情地“亲吻”着战友们的脸。“军区在干部保健系统开展康寿工程,我们科千万不能落后。好几位老首长都90多岁了,大家都要加油。”说完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孟卫平就昏迷过去。

  不管人们怎么尽力挽留孟卫平,她还是离去了。临终前,她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两个字——不死。

  送别她的那天,原计划只有两三百人的告别仪式,一下子来了近千人,大家都是自发赶来的,想再看一看他们敬重的孟主任。她生前保健过的老干部来了,有的老干部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失声痛哭;有的老干部腿脚不灵便,让家人推着轮椅赶来;有的老干部顾不上重病在身,在亲属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她遗体前,久久不肯离去……

  人们含着泪,为孟卫平献上了一枝枝康乃馨。大家仿佛看到,孟卫平化作了万花丛中那最美丽的一朵。花儿颔首微笑着,因为她已把军人最崇高的价值和荣誉,用生命大写在了猎猎军旗上!

  (福州日报记者 莫应龙 丁广阳 潘正军)

【责任编辑:陈燐】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