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畲风古韵如何留存? 罗源畲家村寨面临传承困境
2014-06-20 09:32:03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渐稀的歌声

  “畲家人对歌讲究即兴编唱,歌词既要贴切,又要押韵,所以比拼的不仅是嗓子亮,还有‘肚才’多。但现在,别说唱畲歌的人,就是说畲语的村民都慢慢少了。畲族没有文字,全靠畲歌、畲语等口头形式来传承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学,这可不是小问题!”阿香姐一席话又把我们拉回了现实。

  经过悄无声息的村文化站时,阿香姐停住了脚步。“以前,这里的乐器声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干完农活回家的大人经过这里,就提溜着农具进来了;放学了,戏耍的孩子也会拎着书包循声改道。”人越聚越多,畲歌畲舞就在欢声笑语间,不知不觉地传习下来,“常常是六七个初中生一凑,就敢组织一场文艺演出,从村里巡回演到镇上,有模有样”。

  在刚完成电路预埋等收尾工程的畲族主题公园里,阿香姐说起了以前的“业务文化生活”。没电的山村夜晚并不漆黑、寂寥,总有人拿出上山砍剥的松芯在空埕地上点亮,老老小小带上活计团团围坐,接苎麻、剪纸、绣花的当口,你唱我对,卸下一天的辛劳。特别是到了畲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这天,村里就跟过年一样,女人们早起精心打理凤凰髻,汉子们也放下农活,穿上新衣来到岸边、树下、宗祠前,以歌会友或者寻找心上人。勤劳的阿姆还采撷乌稔树叶炊制喷香的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怀宗睦族。“如今三成村民外出打工,听歌的人少了,年长的歌手自然没了激情。每年‘三月三’,县里虽然都会组织一场畲族·风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可一台歌舞、一盆乌饭,总让人觉得多了些人为策划的痕迹,少了点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阿香姐神情幽幽。

  淡出的凤凰装

  阿香姐娘家在蓝家大院。蓝家大院建于2个世纪前,四扇七柱,单檐硬山顶。立柱下的石墩、木窗上的雕花、橱柜上的拉锁、主厅里的匾额……诸多细节诉说着清式的风韵。一两户留守的老人点燃了木柴烧大灶,空落落的高宅深院荡起了袅袅炊烟。

  大院一侧就是罗源县畲族服装保护基地。凤凰装是畲族女性服饰的精粹,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镶上各色彩线绣出的斑斓花边,象征着凤凰的羽翼;扎在腰后随风扶摇的腰带,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1975年,以福湖为代表的罗源凤凰装被原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畲族代表装。

  阿香姐把一位身穿凤凰装的靓女拉到我们面前:“她叫蓝用艳,为了凤凰装放弃了高薪。”蓝用艳本在新加坡务工,每月有近2万元的收入,打小时候起就喜欢穿着凤凰装上台表演,听说村里设立了畲族服饰陈列馆就回来了,在基地里推介畲族服饰文化。“可惜现在的工作工资低,下个月我还得去新加坡,当然,一定回来!”纠结二字写在她的脸上。

  基地有家制衣坊,56岁的蓝伙仁师傅正细细地缝着花边。在爷爷和爸爸飞针走线的耳濡目染下,蓝伙仁十几岁就能熟练剪裁、缝纫、绣花。一套传统畲服至少要赶工3天。“只要眼不花、手不抖,我就会坚持下去,真的很想把这些年琢磨出的技艺教给有心人。但现在看来,祖祖辈辈相传的老手艺只能传到我这儿了。”蓝伙仁摇了摇头,儿子在上学没空也没兴趣学;他先后带过6个徒弟,只有1人出师。全县说是有160多个畲服裁缝,真正在做的只有十几个。

  “凤凰装正在慢慢淡出畲家人的生活,多数村民也就备个一两套,只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以及婚嫁、聚会、表演等场合,才盛装示人。盘个凤凰髻要个把小时,现在谁还有这闲情逸致?”阿香姐叹息道,“而我小时候,阿姆阿婆们每天晨起后总是一边生火做饭,一边盘发梳妆,燃柴的火焰映红了她们的面庞和衣襟上的花边,那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蓝云 陈雁真 刘其燚 文/图)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