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水权交易或破冰 永泰大樟溪有望成首个试点
2014-04-26 23:37:10  作者:温海龙 何海铭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永泰大樟溪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很多地方存在着水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现象。

  不仅如此,在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保护的今天,地处水源上游的地区因担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被迫压抑着引进、发展工业产业的冲动,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和受益严重不平等。

  如何解决这两个“不平等”难题?近来,一个新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就是“水权交易”。

  水权交易,是指水资源使用权的部分或全部转让。通过水权交易,一些水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将多余的水资源转让出去,在解决缺水地区燃眉之急时,还能给本地带来收益,这在省外以及国际上已有先例。

  然而,水权交易“看上去很美”,操作起来却很麻烦:水权不明晰、水费不好计算以及跨地区协调难等问题都制约着水权交易发展。

  水权交易如何破题?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州市探索水权交易这一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关于加快制定〈福州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草案)的议案》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计划,作为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安排审议的项目。这意味着,永泰大樟溪有望成为全市首个水权交易试点。

  现状:水资源保护投入与收益“不对等”

  作为闽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大樟溪哺育了福州市区、闽侯等较发达地区,但水资源保护投入与收益“不对等”。市人大代表、永泰县霞拔乡党委书记林均昌介绍说,为了保护母亲河大樟溪,永泰“否决”了众多原本可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工业项目。对外,永泰婉拒了几十个有意入驻的污染性工业项目,去年,一家年产值达45亿元的企业就被拒之门外,只因这家企业可能带来污染问题;对内,永泰关闭了所有石厂、钢铁厂、造纸厂等容易破坏环境的企业。

  作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永泰,每年却至少要投入1.2亿元资金,用于保护全县11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和4800多平方公里的大樟溪流域。此外,永泰还得斥巨资,用来控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等,以保护绿水青山。

  2012年9月28日,从大樟溪引水的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动工建设。永泰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水电站开发、林业开发和工业发展等受到限制,群众的收入渠道因此减少……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