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三坊七巷重生记:榕建国后最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2-10-24 15:50:1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今天,当我们徜徉在繁华热闹的南后街,不得不感叹时间的魔力。昔日破烂不堪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短短的7年里重生,跃居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排行榜之首。

  千年街区日渐式微

  三坊七巷因保留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此处人杰地灵,晚清至民国初年,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等大量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被誉为“近代名人聚居地”,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上世纪末,三坊七巷千年古韵受损,曾可与“正阳门外琉璃厂”媲美的“衣锦坊前南后街”,刻坊、书肆变成经营花圈、低档商品的店铺,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以前‘纸褙福州城’的房子是‘平行四边形’,意思是歪歪扭扭的。三坊七巷的房子是‘平行四边形’外加‘辅助线’,就是危房要有柱子支撑。”三坊七巷老住户、退休教师、清代《闽都别记》的编著者董执宜后人徐韩利说。

  据2005年统计,三坊七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4平方米,远远低于当时我市人均居住面积25.7平方米,整个街区处于超负荷状态。深宅大院、名人故居违法搭盖严重,电线如蜘蛛网密布,消防隐患突出。由于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居民习惯大清早在家门前倒马桶、刷痰盂,巷子里臭味熏天。生活污水直排,致使安泰河污染严重。

  三坊七巷管委会原主任林飞回忆道:“百姓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强烈。我们带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去看三坊七巷,他们都说很有价值。居民们说,整天来看,为何不改善?”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迫在眉睫。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启动

  虽然千年街区日渐式微,但其总体格局并未改变,古建筑的基本风貌犹存。上世纪末以来,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至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领导、历任省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三坊七巷牵动众人心。

  1989年,闻悉杨桥路要拓宽,市级文保单位林觉民、冰心故居仅存的第二进要被拆除,文物保护碑写上了大大的“拆”字。当时还在工厂上班的市民革成员、鼓楼区政协委员李厚威多方奔走保故居,并联合市政协委员、鼓楼区民革副主委张传兴,分别在《福州晚报》和《福建日报》上呼吁。1991年初,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看到报纸,当即批示福州市处理此事,并要求“举一反三,全省检查看看有无类似事件”。

  “当时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批示:‘林觉民故居是否为文保单位?如果是,为何保不住?’并于1991年3月10日和10月11日,两次到林觉民故居现场办公,制止拆除,并研究如何修复故居。”李厚威回忆,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林觉民故居修复竣工,同时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林觉民故居成立,习近平前来剪彩。从林觉民故居事件举一反三,不久,三坊七巷、朱紫坊等处的名人故居门上都钉上了保护牌。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保护三坊七巷的重要意义,将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终止了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在三坊七巷内部分地块的房地产开发,并决定由省、市政府投巨资保护修复三坊七巷。2005年8月,福州市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专家组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聘请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教授等8个专家为顾问,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进行全面规划、论证。

  2006年12月30日,水榭戏台修复工程开工,标志着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从搬迁的居民和保护修复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来说,三坊七巷都是建国以来我市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林飞介绍。

  从普通文物保护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

  2005年11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和清华大学张杰教授分别牵头编制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确定将三坊七巷从普通的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使三坊七巷保护工作内涵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最早三坊七巷修复工程预算资金还不到30亿元,保护修复规划只限定三坊七巷。张杰的规划出来后,将保护规划方案扩大到安泰河、澳门路、乌山。”三坊七巷管委会原副主任张志强回忆。

  2008年4月23日,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福州市开始实施《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根据以上规划,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规划面积39.8公顷;街区内各级文保单位共28处,历史建筑共156处,文保建筑及历史建筑占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8%。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完成项目投资约44亿元;基本完成搬迁及拆迁工作;基本完成街区内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南后街、光禄坊沿线文保、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及更新建筑建设和澳门西风貌协调区建设;完成28处文保建筑中26处的修复,建成中国首个社区博物馆,有13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修复并对外开放。截至目前,三坊七巷古建筑修缮工程已陆续完工。

  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福州还注重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