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市调整经济结构 文明创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2011-09-20 20:57:20  作者:黄戎杰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为本,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上半年,福州市财政民生支出达92.0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1%18.5%,在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中,福州市居民生活水平指数居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第三位。

  在福州,道路越来越通畅,出行越来越方便,这是不少老福州,也是不少外地人对于福州近年来打造宜居城市、构筑幸福家园最大的感受。

  出行难曾经是福州人最头痛的问题。“晴天‘沙尘路’,雨天‘泥泞路’,出门基本靠走,肩挑、背负为主。”一段看似诙谐、实则无奈的顺口溜,道出了从福州出行曾经的艰难和窘境。长期以来,地处山区的福州一直被视为福建交通的“神经末梢”。崇山峻岭,不仅阻断了福州与外界的联系,也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在山多水多的福州修路,不是打洞就是架桥。其他城市出一份力,福州要做十份功。

  围绕“大通道、大物流、大港口”的建设目标,福州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干线公路网日趋完善,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不断壮大的福州空港,都已经成为海西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建好的加上在建的外福、温福、福厦、向莆、京福、城际、沿海货运等7条铁路干线将在福州交会,福州铁路将打造成为十字架型大交通网络的中心,成为全国十大铁路区域客运中心之一;围绕构筑“两环、八射、十联”高速公路网布局结构,福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路;福州空港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国内航线覆盖全部省会城市及主要旅游城市,3年内迈入大型机场行列。

  路,打开了福州人民发展的希望,也敲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纵横海西,从福州出发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保障房建设可以说是“民生一号工程”。如何让群众住得更舒心、住得更放心,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心中的一件大事。一年来,东山新苑保障房、鼓楼丞相坊安置房等一大批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社会保障房拔地而起,让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不但有房住,还能住好房。今年,福州市各项住房保障责任目标为58430套(户),未来5年将建保障性住房2303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更多家庭的“安居梦”将得以实现。

  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天下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今年初以来,福州市累计完成中小学校工程建设46.7万平方米,新建公办幼儿园36所。随着各类学校启动建设、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福州的学校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更趋均衡,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福州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城镇居民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市铺开,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在全国开展蔬菜、猪肉价格协商制度等一系列综合性调控措施,迅速平抑市场物价,上半年CPI指数涨幅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最低;在全国率先实行了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开展9个食品领域的百日会战大整治,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民生领域的诸多“率先”和“第一”恰恰是福州市委、市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最生动的写照。

  我们相信,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有福之州的人们将生活得更加幸福。

  (经济日报记者 石伟 福州日报记者 黄戎杰 )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