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诏安查获286个珍稀盔犀鸟头骨 初步估值达数百万
2014-07-17 09:20:11  作者:肖和勇 杨清竹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数量之大罕见 或运莆田加工

  286枚盔犀鸟头骨,是近年来,漳州高速交警、诏安县林业局查获的,数量最多的濒危野生动物类违禁品。民警说,此案初步判断是重特大非法走私濒危野生动物案,数量之大,在国内罕见。

  盔犀鸟头骨制品价值不菲,这批头骨的具体价值,还要等专业司法鉴定结果出炉,初步估计案值达数百万元。

  “初步判断,这批货应该是要在莆田加工。”许惠聪说,他们已了解到,莆田一带工艺品雕刻行业发达,是工艺品加工、销售、批发的“集散地”。一些不法分子,在这里将濒危野生动物头骨制作成工艺品。

  纸箱上的“美美”字样,极有可能是收货人的名字,但也极可能只是化名。这些年,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案,供货与收货方常用化名,使用临时电话联系,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切断与外界联系并逃匿。因此,侦办此类案件,线索很少,难度很大。

  【市场与生存】

  盔犀鸟因其头顶头盔状角质凸起,质地与象牙相似,成为珍惜的工艺品原材料,在收藏界受到热捧,称为“鹤顶红”,好的售价可达几十万。然而,市场需求,也使得其生存状况受到极大威胁。

  盔犀鸟头骨制品 市价可达几十万

  据专业科普网站果壳网介绍,犀鸟的头顶上一般都有头盔状角质凸起,称作盔突。而盔犀鸟的盔突是实心的,质地和象牙相似。求偶时,雄性盔犀鸟会用这沉重的“头槌”互相攻击。并且,它们会分泌出红色的蜡质液体,能够染红其本是黄色的盔突。

  然而,其独特的头部也被视为稀有的工艺品原材料。中国收藏界流传“一红二黑三白”,白是象牙,黑是犀角,红为“鹤顶红”,指的正是盔犀鸟头骨制成的工艺品。诏安林业局动管站站长陈镇林说,盔犀鸟头骨制成的工艺品,元代以来就被尊为贡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价格昂贵。据他了解,材质好的盔犀鸟头骨工艺品,市场售价可达几十万。

  收藏需求,致使盔犀鸟遭到非法捕杀。

【责任编辑:伊宁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