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福建多人吃织纹螺中毒 夺命织纹螺厦门仍有销售
2014-07-17 09:13:15  作者:曾嫣艳 张珺  来源:厦门日报  【字号

  名词解释

  织纹螺(麦螺)

  麦螺学名织纹螺、海丝螺、海狮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麦螺的毒素类似河豚毒,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

  厦门日报7月17日讯 夏夜在路边摊吃凉拌织纹螺,配上冰啤酒,看起来很爽,可您知道吗,一颗织纹螺的毒素,可能会让人送命。

  夏季是织纹螺的旺产期,但它却是餐桌“杀手”。日前,福州罗源58岁的陈阿姨吃了六两麦螺,不幸中毒已经昏迷了26天尚未苏醒。

  虽然屡屡禁止售卖、食用织纹螺,但顶着风险尝鲜的人不少。记者走访发现,华灯初上,湖滨四里、百家村、溪岸路一带路边,一些售卖熟食章鱼、冻蟹的小摊点,点上一盘凉拌织纹螺,“啾啾啾”边吸边喝冰啤的市民不在少数。多数人都不以为然地说:“从小吃到大,不也没事吗?”

  记者昨日下午探访了开禾路第八市场,偌大的市场内,在开禾路一处拐弯,找到了一个毫不起眼的海鲜摊点。摊位不大,摊主面前摆着两小盆织纹螺。摊主介绍,“这就是加锥螺(织纹螺也叫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厦门本地人多称它为加锥螺)”。他推荐说,这种螺买回去,用开水捞一下,凉拌做菜很好吃。

  对于吃织纹螺中毒的消息,摊主赶忙解释:“我们不卖有毒的,这些加锥螺都是厦门内海的,很干净,没有毒,有毒的我们不卖。”就在记者采访当时,一名妇女蹲在摊点前,一盆里抓一大把,称了大约一两斤重织纹螺,掏钱离开了。

  在该市场上巡查的人员告诉记者,织纹螺有毒,是禁止贩卖的,他们看到后,一般是劝导摊主不要卖。一名长期与海鲜打交道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目前禁止贩卖织纹螺也有数年了,一般正规的市场很少见到织纹螺,但难免有个别摊主偷偷售卖,没办法真的达到彻底“清理”。

  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确实外地不少地区近日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他表示国家卫生部门已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有的织纹螺含有河豚毒素等多种毒素,有时一颗织纹螺所含毒素足以致命。”

【责任编辑:伊宁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