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泉州莆田两地民营经济面临瓶颈:破难突围该靠谁
2014-06-17 16:02:55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一方需要更多“探索”,一方要有更大“智慧”

  当下的泉州在积极谋变,把推动力量的源头,由“政策建设”转向“制度环境建设”。

  作为泉州“发动机”的晋江市,更是率先将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丰富“晋江经验”的主题。“所谓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从‘定制具体政策’变为‘构造公共环境’、从‘强调发展效率’变成‘优先发展公平’。”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近两年,一口气在晋江引进或成立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等69家“国字号”研发、检测机构,让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出家门,便可尽享投身创新的便捷。

  当然公共服务平台的内容,还远不止在科技创新一个方面,包括城乡一体化、外来人口本地化、公共利益均等化……凡是不利于民企发展的障碍,都在晋江的“公共”两字当中,正逐一破解。

  去年底,蔡著龙在参加了晋江市政府为企业家组织的北京服装学院进修学习班后,身为班长的他一回来就搞出了个“著龙智造企业联盟”,成员单位共享各种政策扶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品牌推广、科研创新、开拓国外市场等,以上这些由著龙公司免费组织;最关键的是,大家共同分享国际大客户的订单,每做成一个订单,著龙提取2%—5%的利润分成。

  这简直就是个民间版的公共服务平台!区别就在于,“著龙版平台”以利益为纽带,可以复制,也可市场化!当改革越向深层推进时,来自于政府的探索创新与来自于民企的智慧突破,双方的目标便越是一致!

  在莆田,同样有一场呼唤着“智慧”发展的变革。三棵树公司董事长洪杰刚从国外进修归来,一场名为“移动三棵树”内部培训就在全公司高管内展开。按照他的设想,就是“传统工业经济+移动互联网”,从管理、生产、营销,“要用模式的创新赶超技术的领先。”

  勇气与智慧,在“深化改革”与“民营综改”的大背景下,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