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党报热线
“灰色”炒金公司藏身高档写字楼 监管仍不明确
2011-12-21 22:22:28  作者:温海龙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记者调查:福州有两三百家“灰色”炒金公司

  采访中,记者看到2名年轻女子来到该公司登记应聘。陈经理透露:“公司去年7月入驻福州,现在有20多个代理商,需要的员工很多,经常有上门应聘的。”而对应聘者并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一定要“能说会道”,“因为我们主要是推销产品”。

  记者询问小高从事炒金行业多久了,她回答“很久了”,当记者追问“很久是多久”时,却得到了“半年”的答复。她透露,她是今年7月刚从福建一所大专毕业的,学的是营养学专业。小高还坦言,她们还能代客炒金,其收入主要靠从客户的手续费中“提点”,即收取手续费的0.01%左右。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素质较差的业务员会利用“代客炒金”的机会,“刷单”赚取手续费。此前,本报报道了福清有一位郭先生有一天被扣除5000多元手续费,而当天业务员帮其操作了8手。业内人士认为,郭先生很可能遭遇“刷单”业务员。

  连日来,记者暗访发现,类似小高所在公司的炒金公司还很多,大部分集中在五四路、华林路、群众路以及五一路上的高档写字楼。“包括境外炒金公司在内,目前福州各种形形色色的炒金公司有两三百家。”业内人士估计,随着今年国际金价连创历史新高,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炒金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注册资金很少,不少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运营成本很低,但利润却很丰厚,这也是福州炒金公司遍地开花的原因。”

  受骗后索赔难 炒金公司谁管

  面对各种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炒金公司,投资者一旦受骗,想要讨回损失并非易事。1216日,本报报道的福清郭先生“被诱骗”炒金1个月亏了8万多元。在过去一周时间内,郭先生一直奔波于索赔事宜,但至今未果。

  “一个字‘拖’,多数炒金公司的负责人对投资者都避而不见,消磨投资者的耐心。”业内人士透露,一旦发生业务员违规操作,造成炒金巨亏,投资者找上门讨说法时,一些炒金公司会以业务员“跳槽”或“被开除”为由推诿责任,拒绝赔偿。还有的干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看到有人找上门来马上走人。

  21日,记者将郭先生的遭遇先后反馈给福建银监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以及福建证监局。福建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炒金不属于银监局监管范围,建议郭先生找人行投诉。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的有关负责人则认为,这种投资咨询或管理公司应属于证监局监管。

  福建证监局投诉科的工作人员则答复记者:如果是炒股,属于他们受理。不过,类似郭先生的炒金投诉,按文件来说,应属于人行监管,不属于证监局受理,她建议郭先生去公安局报警。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缺乏证据,取证难,类似郭先生这样的诉讼胜诉可能会比较困难。

  (福州日报记者 温海龙 何海铭)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