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党报热线
党报记者乡村行启动 首站走进永泰梧桐镇潼关村
2011-10-24 23:52:22  作者:刘复培 张铁国 温海龙 陈茜茜 林蕾 何海铭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永高速梧桐隧道工人砌条石

  村民心声

  30年出村桥盼“升级”     

  “这座桥太窄太老了,很多外来的车辆都不敢也不允许上桥。“说起村口那座出村桥,村民温文龙言语中流露出几分担忧,“要是上级部门能够出资帮村里把桥扩建一下就好了。”     

  据村民们介绍,“寇下桥”是潼关村出村的两座桥之一。由于“寇下桥”始建于1978年,后于1988年扩建,至今已有30多“岁”,加上年久失修,桥身、桥面、护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损坏。

  而最主要的是,由于桥面只有3米来宽,而桥长近150米,很多外来司机只能“望桥兴叹”,说什么都不敢把车开上桥。为此,每逢村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油茶丰收的时候,村民们只能用手扶拖拉机或者小货车把油茶运出村,再装上大货车,“非常麻烦”。      

  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寇下桥”上,看得出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桥面上用水泥铺设,护栏已经有多处损坏,只要用手轻轻一捏,护栏的水泥随即掉落。桥下就是潼关溪,桥高至少有10米。     

  “这座桥已经被鉴定为危桥了,今年5月份左右省交通厅的工作人员还来检查过这座桥。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给我们拨一点资金,村里再筹集一点,尽量把桥扩建成双车道。如果上级部门能够帮我们重新设计一座桥,那就更好了。”温文龙说。 

  民生建议

  老校长的心愿:

  镇上陪读成本高,能否启用村里小学?

  “2005年,潼关小学关闭,村里的孩子都要到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在中心小学附近租房子陪读,负担太重。”22日,在潼关小学老校长、有20多年教龄的温新模告诉记者。

  温新模说:“村里到梧桐镇中心小学,路程虽然只有二三公里,但都是崎岖的山路,需要翻山过水,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的安全。”温新模表示,现在村里很多学生家长见到他都还会问起,小学还会重新开起来吗?

  在潼关村委会边上,记者看到大门紧闭的潼关小学,虽然学校关闭了5年左右,操场上杂草丛生,但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好的。记者了解到,潼关小学教学楼是1996年投资100多万元修建的,2000年,小学又修建了综合楼和办公室楼,总建筑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