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2010年福州市两会
人大代表:旧小区成通邮“盲区” 建议修复信箱
2010-01-11 15:41:29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由于邮箱缺损或设置不规范,我市一些旧小区的居民常遭遇邮件“姗姗来迟”或“人间蒸发”的尴尬。为此,市人大代表李兰等6位代表建议,针对各小区实际情况,邮政部门、物业公司或者社区居委会应牵头多渠道筹措资金,修复和维护邮箱。

  [现状扫描]

  旧小区“问题邮箱”多

  在我市许多老新村、旧小区,“收件”问题面临诸多尴尬。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王庄新村、白马河新村、上海新村,红旗新村等普遍存在信箱缺损、布局零乱等问题。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邮件延迟收取或收不到,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租住在上海新村的毕业生小陈,就对收件问题颇有微词。她毕业后,从外地来福州找工作,将毕业证忘在家中,想让家人把毕业证邮寄过来,可是邮箱破损严重,怕寄到又被弄丢了。“邮箱破破烂烂,即使上锁也不安全,别人还是可以伸手在里面取信件。”小陈抱怨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新村因为属于早期建成的小区,原有的邮箱不少出现破损,时常能看见一些邮件品直接摆放在邮箱上方。除了邮箱破损,我市还有些旧小区建设起点低,邮政基础不配套,未建信报箱,也没有物业管理。居民接收邮件,主要靠设在楼道的报箱。

  这些收取邮件的方式,弊端显而易见。凡是路过的居民都可以随意翻找,一些信件因为被翻的次数太多而受损,信纸都露了出来。有些信件上的邮票甚至被人撕走。

  [代表献策]

  多渠道筹措资金修复信箱

  市人大代表李兰表示,信箱仍是目前居民必不可少的对外沟通工具。例如,银行、电信、移动公司的对账单,以及报刊、杂志的投递,仍然需要信箱的接纳。

  针对信箱问题,李兰等代表建议:

  ——邮政部门应对全市老新村、旧小区的信箱缺失情况、损坏程度进行摸底,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统一设计,合理布局,逐步帮助补齐、补全;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