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连江县检察院建反渎信息库 半年抓7条“蛀虫”
2014-07-30 10:03:15  作者:王威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7月30日讯 “在不惊动被查对象的情况下,凭借着反渎电子信息库的信息含量,就可以初步锁定所涉嫌的单位或者个人,提高了办案效果和案件的突破能力。”日前,记者在连江县检察院反渎局采访时侦查人员这样表示。反渎部门接连几桩案子办下来,牛刀小试效果显现。而专门建立反渎电子信息库,这在我省检察机关中属首次。

  连江县检察院检察长丁旋介绍说,过去办案,往往是先锁定涉嫌犯罪的单位,再调取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人员信息等。这种办案模式增加了被调查单位或者个人的敏感性,容易打草惊蛇,增加了案件查处的难度。“反渎信息的收集困境由来已久,长期以来诸多部门不愿配合,因此,要建立整个地区的相关信息库更是难上加难。”丁旋说。

  破冰始于2011年。当年3月份,连江县检察院向县域范围内的行政执法单位发函,组织侦查监督科人员走访相关单位,收集执法单位的人员情况、工作职责、执法依据、法规汇编、办事流程、查办案件情况等信息。一开始,收集工作遇到诸多阻力,有一些单位不愿配合或敷衍了事,后来经过不断沟通,侦监人员最终走访了全县40家行政执法单位。

  反渎信息库的建立,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提升了案件突破能力。成立半年多来,连江检方通过分析信息库中信息材料,从中发现并快速立案侦查3件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其中一起案件就是该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工作人员庄某某等4人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贿受贿案。

  今年初,该院反渎局对信息库中近年来连江县农机站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大型收割机可以享受财政补贴,连江县购买量大增。实际上,连江平原面积不大,且平时在各乡镇也鲜有大型收割机的存在,其中可能有人通过虚假购买骗取补贴。对此,侦查人员对信息库中农机站工作人员分工、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研判,进而锁定该站工作人员庄某某等人可能涉嫌渎职犯罪,此后一举查处庄某某等人滥用职权、受贿案件1件4人。经查,庄某某等人致使206万元财政补贴款被骗取。

  另外,连江检方在对信息库中近几年判决的涉林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连江潘渡村村民冯某某等人在公路边显眼的位置滥伐林木,其中含有珍贵树木,时间长达1年。冯某某破坏林木的数量达到了追究渎职行为的标准,而林业部门查办的案件信息资料中显示前期并无对冯某某等人进行行政处罚,可能存在监管缺失的可能。检方寻根溯源,查处了护林员林某某等人玩忽职守案1件2人。

  (福州晚报记者 王威 通讯员 王光忠)

【责任编辑:蔡晨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