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村道通路灯亮 村民圆梦想
2014-05-06 20:44:28  作者:陈敏灵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5日,在闽清金沙镇革命老区村墘面村的村部会议室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军正同两委干部讨论新村道的二期绿化问题。修路,修电厂,帮扶困难群众,发展绿色农业,好事一件接一件,驻村2年来,来自市检察院的下派驻村干部陈军干得轰轰烈烈。

  瘦瘦高高,说起话来温文尔雅,条理清晰,陈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简单随和。说起新村道,村民对这个“检察官村官”竖起大拇指。

  村里有座老桥,名叫福隆桥,从这座桥到126县道的小路是进村主道。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一场山洪以及此后年久失修,这条300多米的道路尽毁,村民进出村只好绕道附近的田间小路。修复进村主道,成了全村老百姓几十年的梦想,却因投资大等问题难以实现。

  “村里没钱,上面没人,以前想都不敢想,怎么可能修复这条路。”75岁的老党员赵木生说。老人还记得那天,陈书记爬上坑洼不平的乱石堆察看现场,一边听着村民讲诉,一边皱起眉头,“他看得很仔细,说慢慢来,看看怎么办,我当时就觉得这人很朴实、实干。”

  包括赵木生老人在内,令全村人“不敢想”的大事发生了。2012年5月,也就是陈军来村的第2个月,在他的牵头带领下,一份关于修复进村主道的报告方案出炉了。在随后的半年里,陈军多次往返奔波于民政、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一是为了能够向上争取到资金,二是听取建议不断改进项目方案。当年11月,项目资金和方案终于大体确定了下来。

  去年5月,工程开始招投标,8月,项目开始正式施工,与此同时,村中另一条年久失修的道路也开始了施工。静谧的小山村开始热闹了起来,在那个夏天,陈军和村干部顶着烈日,一起跑工地监工。因工程量大,直到去年底村道才贯通,全部修建成沿溪水泥公路。

  新村道从一开始就是按高标准修建,既兼顾水利防洪,又起到美化功能。最近几个月,陈军又带领村干部搞美化绿化,亲手将樟树、柳树、茶花等花木种植到新建的道路及村部周边,为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光是路通了还不够。去年底,村里实施了总长3.9公里的环村道路亮灯工程,安装了100余盏路灯,老人小孩在夜里出行有了安全感,再也不用打着手电筒出门了。

  除了修村路解决出行难题,村里还完成了饮用水改造工程,建起了村居养老活动中心,联合福建医大设立了研究生志愿者实践基地,每个季度都有来自协和、附一等医院的实习医生进村,为村民免费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村水电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机组严重老化,发电效能不高,影响到有限的村财收入。了解情况后,陈军联系水利局专家咨询改造意见,最终把市检察院和市农办配套的驻村经费合在一块,投入14万元,更新老化严重的2号机组,添置新发电机、水轮机。上个月,机组修好了,可年增集体收入近2万元。此外,村里还引入了台资企业,建起了100亩有机大棚农业实验田,种植绿色无污染的瓜果、蔬菜及中草药等。

  “市里下来的干部没什么架子,还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村里人看见陈书记都觉得非常亲。”村老人会会长郑垂善说。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通讯员 马浙闽 王光忠)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蔡晨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