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加强湿地保护 共建美丽福州
2014-04-10 22:31:03  作者:杨健浩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是打造“美丽福州”、创建国家生态市的重要支撑,也是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和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自然资源。很多人以为保护湿地只是为鸟类争取迁徙地,其实城市逢雨必涝、“火炉”增多等现象都跟湿地减少有密切关系。

  湿地的“湿”,左边是三点水,可理解为这块地为我们提供优质丰富的淡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湿地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我市闽江河口众多湿地组成的生态链有利于防止海水倒灌进入乌龙江等饮用水取水点,保证福州主城区的供水安全。

  湿字右上方是日子的日,可理解为这块地为我们创造生态宜居的美好日子。如我市闽江河口、兴化湾、福清湾、敖江河口等湿地,犹如缓解暑气的调节阀和蓄洪防旱的稳压器,既调节气候、降低夏日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如同“海绵”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缓解和避免水旱灾害。

  湿字右下方是事业的业,可理解为这块地服务保障新区开放开发的伟大事业。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为农业、渔业提供重要的生产资料。城区及其周边湿地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周边餐饮、旅游、文化等产业大幅升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10月,闽江河口湿地脱颖而出,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成为福州乃至福建靓丽的生态名片。但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地方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加上我市山多地少,湿地保护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亟需加强保护。

  一是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实践也证明,开发和保护在根本上、长远上是一致的。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的红线已经划定。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意见也对生态红线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希望在推动发展中能共同守好这个红线,也只有守好红线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是在盘活存量土地上下功夫。城市越建越大,环境越来越差,怎么办?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给出的答案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通俗讲就是提高“城市亩产量”。广东、昆山的例子,都证明了高标准的用地制度一点都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经营好也拿地,经营不好也在拿地,老在土地上做文章哪里还有什么动力去转型升级。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提到,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到40%左右,盘活存量,大有天地可为。

  三是遵循科学规律,充分尊重民意。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但发展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有的地方城市还没建好,城市病先得了,下雨内涝,不下雨干旱,夏天有火炉,冬天有雾霾。所以上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环评还是得认认真真去做。福州为生活在此的人们私人定制了福山、福水、福地、福气,希望我们能齐心协力,共同把这些福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

  (福州市人大农经委副主任 杨健浩)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