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西园村:加快转型升级 生态立村发展绿色经济
2014-03-16 22:45:54  作者:谢薇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品尝地道的同利肉燕、欣赏正宗的地术拳表演、体验非遗软木画雕刻,或者到200多亩生态公益的罗汉山公园走上一圈,健身休闲……16日,记者在晋安区西园村提前体验了到集自然观光、传统文化体验、山地休闲为主题的西园文化的一日游。从昔日的“荒园村”到“亿元村”,再到如今的“花园村”,西园村正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力打造村经济发展“升级版”。

  虽然是周末,但在火车站南面的一片空地上,西园村的钻石大酒店桩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未来,这里将矗立起24层四星级酒店、18层商业办公楼、16层公寓楼各1座,总面积约73000平方米。村党委书记王成良告诉记者,酒店占地40多亩,总投资3亿元,将打造成福州北部地标性建筑。酒店力争明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西园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壮大村部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对于一个村来说,西园村的产业发展的确可圈可点。10多年来,通过“内引外联、工业强村”,不大的西园村引进了服装、制革、化工、电机、铝材等12家村办企业,拥有工业厂房、商业店铺等逾10万平方米的村产,全村工业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

  可以说,“工业强村”让西园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成功实现了第一次转身。但近年来,西园村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王成良说,当前,福州城区正在大力实施产业“退二进三”,加上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为此,村里凭借背靠火车站的地理优势,加快发展高端酒店、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利用文化“软实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西园村发展的新“引擎”,力求实现村经济发展的“二次转身”。

  “请回来、送出去”是西园村当前经济转型的热词。王成良说,“请回来”就是将村里的三个非遗项目(软木画、地术拳、同利肉燕)重新发展起来,无偿提供厂房欢迎他们“荣归故里”;“送出去”就是停止引进发展高耗能、低产出的产业。

  在村委会后的软木画生产基地就是“请回来、送出去”的典型例子。目前,该村通过“腾笼换鸟”,西园村将原来的服装雨衣厂关闭,将厂房无偿提供给软木画基地建设,并大力扶持软木画技术队伍传承。王成良算了一笔账,无偿提供场地村里每年少30余万元租金,10多名技术人员每月每人500元补贴,看起来是“赔了”;可软木画带来了2000余万元的年产值,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各大旅游市场,成为华侨中高度认同的馈赠佳品,提高了西园村的知名度。

  “这笔账,值。”王成良说,现在,村里还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座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三宝大厦”,集中展示软木画雕刻、同利肉燕制作和地术拳表演,并计划筹办“西园三宝”文化节,让更多人了解西园村和“西园三宝”,目前该大厦也已进入设计施工阶段。

  王成良告诉记者,目前西园村正朝着绿色经济强村、民族文化兴村、旅游文化富村的目标进发,明年村里还将清退一家铝制品厂,建设一家现代物流公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全村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福州日报记者 谢薇/文 廖云岚/摄 通讯员 丁凌风)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黄新锦】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