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民情日记:做好库区移民后续工作任重道远
2013-09-22 21:04:52  作者:钟世万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8月30日 星期五 晴

  界竹口水电站下闸蓄水已经2个多月,涉及3个行政村、1200多户、近5000人的库区移民工作告一段落。不过,库区移民的后续工作远未结束,如何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产发展和生活保障问题,任务依然艰巨。今天,我决定利用早上和晚饭后的时间进行入户调查。

  早上,我先走访了移民黄学标家。黄家旧宅在黄厝里自然村,拆迁后安排在统一规划的安置区里,按规定分得77+50平方米的宅基地。黄学标家从4年前开始建房,现在盖了3层并有简单装修,正在搭模板准备加盖第四层。黄学标的两个儿子与老两口住在一起,大儿子黄孔潮夫妇有3个女孩,二儿子今年32岁,在福州务工。在与黄孔潮妻子的交谈中,我得知她婆婆早年双目失明,好在生活尚能自理;她的大女儿患有脑瘫,治病花了不少钱,但治愈希望渺茫。看到这种家庭,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医疗保险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重大疾病患者的救助政策或办法还需进一步完善。

  傍晚6点多,我和村干部来到移民户方勇家,女主人郑美娇正领着3个子女收拾建筑材料。方勇家分得一块77平方米的宅基地。方勇长期在福州某机器厂打工,郑美娇身体不好,一家人靠方勇务工收入维持开销。除了7万多元的征地拆迁补偿款外,建房资金主要靠亲戚的帮借,目前缺口还比较大。在交谈中我得知,方勇的大女儿就读于永泰二中,学习成绩不错;双胞胎儿子,一个被二中录取,一个没能考上。在赤锡,像方勇这种情况的困难户还有不少,我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的未来。

  此前,我专门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并用了近10天时间再次进行摸底,发现全村还有36户移民因经济困难未建新房,住在板房过渡,还有36名(户)残障人士生活十分困难。我和村两委成员对这些困难户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将36户移民的建房困难上报乡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对36名(户)残障人士进行分类梳理,33人(户)已按政策规定办理了低保,3户正在申请办理,有自理能力的12人已给予5000元发展生产资金帮扶。

  两年多来,我尽力为赤锡村做了一些实事,完善新村安置区的配套建设,建设了公园、农村医疗卫生所等。不过,如何引导村民依托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库区蓄水后形成的“锡湖”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仍然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艰巨任务。

  (省国土资源厅派驻永泰县赤锡乡赤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钟世万)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