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长乐市委宣传部长邓岚民情日记
2013-08-05 22:27:08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用心养护民间艺术的源头活水

  7月26日 星期五 晴

  我计划近期对市里相关乡镇(街道)的民俗特色文化做一次全面调研,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民间特色文化。今天一大早,我和宣传部、科技文体局的相关同志一起来到潭头镇,走访民间老艺人,了解当地的一些民间民俗文化。

  一路经过吴航书院、郑和广场、郑振铎公园、金刚腿公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长乐民间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转眼间我们来到潭头乡村少年宫,少年宫内传出阵阵悠扬的民乐声。镇里的同志说,这是退休老艺人刘宜光在教小学生弹唱民乐,老人长期开班授课。步入一间教室,我看到刘宜光老人精神矍铄,学生们兴致勃勃。刘宜光老人说:“我们的民族乐器丝毫不比钢琴、小提琴差,应该后继有人,今天演奏的曲子是旅美华侨郑茂国先生创作的,歌词是我自己创作的,反映的是潭头民间的特色文化,我要求学生用方言来学唱。我们还有一帮票友,每周都在镇里的文化站边创作边排演,镇里很支持。”

  随后,我来到潭头镇岭南村,探访年逾古稀的捏面艺人陈伯莹。看着老人家迅速捏出兔子、苹果、孙悟空等栩栩如生的面团造型,大家都佩服不已。交流中,陈伯莹老人说:“我收了一个徒弟,但捏面人要慢工细活,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有耐性和兴趣了。”陈老的话语中有点沧桑,我对陈老说:“我们要一起想办法把这么好的技艺传承下去,以后要请你进课堂教授捏面技艺,你可以尝试在捏面用材方面进行创新,比如用橡皮泥来捏,这样很多学生就会感兴趣,你就不愁后继无人了。”老人家听了这些不住点头。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确实存在后继乏人的状况,我跟随行的文化部门同志说,要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不要让有价值的美好技艺由于传承乏人而湮没。

  在潭头文化站,我们召开了座谈会,探讨如何传承与发扬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大家认为,可以结合目前各乡镇正在开展的“一镇一品”主题活动,充分挖掘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潭头镇党委书记董春雷说,潭头正在推出“文脉潭头”系列活动,把当地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思想融合起来,通过有效传播形成文化共振力。我要求潭头镇在“一镇一品”主题活动中带好头,继续发挥潭头文化站的辐射功能,调动刘宜光、陈伯莹等众多民间艺人的积极性,通过“文脉潭头”、“文化墙”和“道德讲坛”等活动,有效传播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市里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

  民间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曾在潭头讲过学的朱子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啊,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的长乐从来不缺“源头活水”。只要我们多下基层、广开思路、常想办法,有心、用心、细心地做好“开渠引源”工作,持之以恒实实在在地办实事,就能传承弘扬好优秀民间民俗文化。

  (长乐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宣传部长 邓岚)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