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党建“三联”催生“小康明星村”
2013-06-03 22:19:08  作者:温海龙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破解党建难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快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在连江县黄岐半岛西南部,活跃着这样一个基层党组织。在以林哲龙为带头人的村党组织带领下,他们探索实施了“三联三带三化”(即组织联建、人才联育、致富联动,产业带动、企业带动、科技带动,村级运行制度化、村民保障居民化、村庄建设生态化),让全村人均收入30年提升400倍,成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的一面旗帜。

  组织联建:当好“领头雁” 让人均收入30年提升400倍

  官坞村,过去、现在有天壤之别。

  以前,官坞村是一个连电都没通的省级贫困村,“有女不嫁官坞男,有脚不踩官坞角”,道出了昔日官坞的贫穷与辛酸。

  如今,官坞村成为响当当的“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2年,官坞村社会总产值达5.6亿元,村集体收入16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万元,分别比30年前增长近600倍、1000倍、400倍。最让当地人自豪的是,官坞村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带育苗良种基地和海带生产加工基地,海带养殖面积、产量居全国村级首位。

  乡亲还是那些乡亲,是什么改变了他们?

  关键就是以村党委书记林哲龙为“领头雁”的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30年来,林哲龙大胆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率先创办了官坞海洋开发公司,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企业”的模式,大力推行“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的培养方式,让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正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工作覆盖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官坞村才有了今天。

  人才联育:“组合拳”留人 创造连江的“华西村”

  农民要致富,除了靠好支部,还要有好人才。官坞村如何留住“人心”,今年38岁的“新官坞人”吴凯最有发言权。

  2002年,来自四川洛山的吴凯携妻子来福州打工,在乡亲的介绍下,来到官坞村,成为一名普通的打工者。10年后,他“升级”为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高级锅炉工,还成为村办集体企业的股东,每年都能分红。

  吴凯自豪地告诉记者,村党委大力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坚持外引内联,土洋联合,千方百计聚集和培养农村人才,并推动建立“技术入股”激励机制。除每月固定补贴以及“五免一补一参与四保障”(五免:农民工子女免费入学、免收住房费、免收电费、免收水费、免收中介费,一补:农民工过年过节有补助及回老家补助车费,一参与:农民工参与股东,四保障:收入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子女教育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外,还给予技术人员一定的股份,每年年终根据经营状况进行分红。

  看病有补助、住房不收费、上学没烦恼、收入节节升……正是村党委的留人“组合拳”,让一批批水产界高级工程师和技术员扎根官坞村,创造了连江的“华西村”。

  致富联动:党员当榜样 力争全村实现年产值25亿元

  创先争优,榜样就是力量;富民兴村,先锋引领方向。

  只有自己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才能领着群众打开奔小康的大门;只有自己先进,才能带领群众前进。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官坞村始终把“致富联动”放在重要位置。

  2011年,官坞村已是“中国海带之乡”。如何继续做好“海文章”,让农民人均收入翻番?村党委决定引进海参育苗、养殖及加工技术。这种“北参南养”的方法,当时在我省尚属首例。

  面对个别村民“海参南移是否会水土不服”的疑惑,党员卢海滨甘当“铺路石”“试验品”,在村党委的支持下,组建了全省最大海参育苗基地,探索出了一海多用、“海带—海参—鲍鱼”的立体养殖格局(即上层养海带、底层养海参和鲍鱼)。在他的示范带动下,600多名村民投身到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参产业上。

  “在‘十二五’期间,官坞村将继续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打好海洋品牌。”面对着蔚蓝色的大海,林哲龙豪情万丈地说,官坞村将以海带、海参、鲍鱼、海马等海产养殖加工业产业化为龙头,同时做好海洋旅游产业,力争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即全体村民的人均GDP产值达到10万美元,渔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美元到2万美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福州日报记者 温海龙)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黄新锦】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