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警方拟启用全球眼抓拍“不礼让”
2013-02-06 23:56:1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市直机关车队的5名司机获得省交警总队“安全文明驾驶人”称号

  福州新闻网讯 昨日上午,配合本报与市交巡警支队联合开展的“礼让斑马线,争当文明人”活动,李永春、黄奕修等5名“安全文明驾驶人”向全市驾驶人发出倡议:安全行车,礼让斑马线。

  文明驾驶人:

  “斑马线是专给行人走的”

  “斑马线是专给行人走的,我们只是借道通过,所以一定要保证行人安全通过。”说起礼让斑马线,1号车(闽A00001)车驾驶人、市直机关公务车队的李永春很有感触。李永春开车33年了,行车数百万公里没出过事故,曾因此获得福建省交通厅颁发的“安全行车百万公里无伤亡事故”先进个人荣誉。

  来自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车队的黄奕修,驾龄38年,是5位获奖的“安全文明驾驶人”中的“老革命”。他表示,开车时心态一定要好,别人再催再赶,驾驶员不能赶不能急,“只有大家都礼让三先,道路交通才会和谐”。曾被请去给驾驶员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黄奕修还提到安全行车三要素:一是确保车辆正常保养——每天早晨一接触车,先检查再上路;二是上路走“直线”——不要动不动就变道、加塞,这是安全行车的保障;三是确保跟车距离——市区行车,后车驾驶员至少要能看到与前车的车间路面,才是安全车距。

  来自市卫生局的驾驶人许建林有近30年的驾龄,他认为,好的驾驶员,“油门就是刹车”。“他不会快到斑马线了才急刹车,他会很早就放油门减速。”许建林说,很多事故就发生在路口,就因为驾驶人没有减速、礼让的意识。

  省交警总队:

  拟启用全球眼抓拍“不礼让”

  省交警总队去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发生在路口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总数五成以上,其中不礼让、抢道是主因。警方分析,在事故中,的士、客运中巴和酒驾私家车为危险车型。造成斑马线前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硬件建设不足,比如有的路段交通标线模糊不清、部分路段灯光照明不足、斑马线路口离下桥处太近等,都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如果增设高清监控设施严查,“不礼让”违法一定能得到遏制。“下一步,我们计划启用全球眼抓拍‘不礼让’。”

  其次,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够强,没有车让人的意识。虽然在多数斑马线前方都画有菱形的警示标志,绝大多数路口都有“车让人”的文字提示,但很多新手“视而不见”。

  第三,行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行人随意闯红灯、与车辆抢道。

  ■相关新闻回放

  案例一:货车不让行 行人被撞死

  去年4月21日,张某某驾驶小货车沿305省道由龙田往福清方向行驶,至福清融强医院门口人行横道路段,遇行人张某由其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往左侧横穿道路,张某某车头左侧碰撞行人张某,造成行人受伤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张某某驾驶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其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例二:货车未减速 压死一行人

  去年8月22日,李某某驾驶轻型自卸货车沿104国道由连江往马尾方向行驶,途经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卫生所门口人行横道线路段,未注意观察路面交通情况减速行驶,遇行人赵某在人行横道线上过路,李采取措施不当,其车左侧车身碰刮行人赵某,赵某倒地后被货车左后轮碾压,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李某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未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步行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李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福州晚报记者 陈海东 /文 张人峰/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