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福州市农村干部群众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2013-11-14 21:39:51  作者:祝健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讯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引起了我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公报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等方面的内容,让广大农民感受到了中央的关怀,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实惠,预示着农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长乐市首占镇首占村党支部书记郑春晓这几天正在党校学习,13日,他认认真真看完三中全会公报后很是兴奋。

  首占镇是长乐新区的重要区域,而作为中心的首占村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农村向城镇的跨越。

  “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这对我们村来说是大利好。”对今后的发展,郑春晓信心满满。他说,村里统征土地面积1900多亩,10%回拨给村集体。经过全体村民商讨,征地补偿每亩发放2万元,余下的留作村集体发展基金,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资本增值,增加经营收益,日后为村民分红。目前,首占村利用土地出让金建设了4栋村民安置房,共252套、总面积45000平方米,店面5500多平方米。村民们还商议,依托外语外贸学院建设学生街,让有能力的村民经营商贸服务。

  现在,村里高楼林立,路网发达,公交车、公园等配套都齐全了。村里每个月给村民发放口粮补贴,村民的养老保险、医保、卫生费等都由村财列支,以后还有第三产业收益分红金。“现在我们村民享受到的公共设施跟城里人一样齐全,而且不用劳动就可以养老了。”郑春晓说。

  “公报里提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句我懂,就是说让我们农民收入更高。”郑珠英是古槐镇屿头村人,她现在的身份是“农业工人”。2002年,她将自家土地转租给金菜地农业合作社搞设施农业,成片的蔬菜大棚从田间长了出来。她则受雇于合作社,在这些大棚里干起了活,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按时上下班。

  “以前我们夫妻俩自己种地,刨去种子农药化肥,一年到头基本没什么收入,现在领工资,一年我一个人就能挣3万多元。”郑珠英向记者讲起了身份转变前后的差别,夫妻俩现在当上“农业工人”,土地租金和工资加一起,每年能存上不少钱。

  她和丈夫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现在政策好,中央对农业重视,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有租地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成为领工资的“农业工人”。“今后我们农民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郑珠英说。

  (福州日报记者 祝健)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